乒乓球只属于富二代?家长谈青训:不拿钱不说事!刘国梁恩师尴尬

寒凝啊娱乐 2025-03-15 02:19:52

“乒乓球还属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吗?”这是近日一位家长留言后,乒乓球圈内激起的讨论。随着青训的门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感到自己和孩子远离了这个曾经属于他们的竞技舞台。

近日,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给尹肖教练留言,吐露了自己作为普通家庭家长的心酸。这位家长提到,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环境越来越让人感到失望,孩子的天赋再好,若没有金钱和背景,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国家队的青少年队伍。“家里没钱别打乒乓球”成了她最直观的感受。

她认为,现如今的青训体系似乎已经变成了乒乓球协会的赚钱工具,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无法突破这个“金钱”的门槛。尹肖,作为中国乒乓球的青训总教练,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球员的重任。这样的留言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乒乓球不再是所有孩子的梦想,是某些有钱家庭的专利。

尹肖在回应中表示,希望看到更多人关注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发展,但却没有直接回应家长的质疑。这一举动让许多人觉得,他或许并不敢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选择了“避而不谈”。近年来,乒乓球的商业化和资本化进程愈加明显。

刘国梁领导下的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虽然使得乒乓球行业整体繁荣起来,但也随之带来了青训的商业化。许多名气较大的乒乓球培训机构,王楠创办的“国球舍”,已不再是单纯的青训基地,而是有着高额学费和特殊通道的商业机构。

家长们反映,若支付9000元学费,孩子几乎可以“绕过”选拔赛,直接进入国青队的选拔。这种“特权”让许多孩子的家长感到困惑,乒乓球究竟还能容得下没有资本的孩子吗?有些网友表示,这种现象无疑是对普通家庭孩子的极大不公平。

天赋好的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也有网友认为,这种现象只会加剧乒乓球的“贵族化”,使得这项原本属于普通家庭孩子的运动,逐渐变得不再平民化。王曼昱、林诗栋等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和天赋从贫困家庭逆袭的乒乓球明星。

如果他们出生在如今的青训环境下,是否还能像当年一样脱颖而出?从王楠的“国球舍”到各大培训机构的收费模式,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被迫用金钱去“买”机会。即使天赋出众,若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依然难以跨越青训的门槛。

随着这场关于乒乓球青训的讨论逐渐升温,尹肖的回应和“国球舍”的收费问题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长的心声,它反映了整个体育行业中,普通家庭孩子的生存困境。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背后,是否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纯粹?

乒乓球青训的“门槛”是否已经被资本所改变?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没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这些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青训仅仅依靠金钱和关系来筛选人才,那么这个行业究竟还能为普通家庭孩子提供哪些机会?

如果青少年体育的真正意义被资本化掩盖,未来的中国体育,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培养出无数名扬四海的冠军?

0 阅读:0

寒凝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