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做色厉内荏。
什么意思?外表强硬,但实际上内心虚弱,表面上言辞强硬,但实际上恐惧不安,担心失败。
01对于俄乌和谈,俄罗斯真的特别期待它到来吗?或许,俄罗斯其实更希望通过战场上搞定一切,但实力配不上它的野心,闪电战失败了,持久战也没有重大突破。看看打了三年,俄罗斯依旧被困在东乌克兰地区,要知道乌克兰这些边境州市地方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跟俄罗斯接壤,更为亲俄,而且要比西乌克兰在历史上更早100多年被并入俄罗斯了。但结果呢,打了这么长时间,付出了如此巨大代价,俄罗斯竟然还是被乌克兰顽强挡在了这里,连完整的东四州都没有拿下。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俄罗斯真的指望在谈判桌上搞定?问题是,现在不是俄罗斯帝国面对欧洲其他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这几个强国的欧洲大国竞争时代,而是超级大国美国携带欧洲各主要国家、再加上曾经苏联核心国之一的乌克兰,跟已被削弱的俄罗斯之间的谈判。02就算特朗普真的不会特别狠狠地踩俄罗斯,但俄罗斯真指望能在谈判桌上拿到自己想拿到的?欧洲所付出的那上千亿美元援助怎么办?美国所付出的那上千亿美元援助怎么办?欧洲安全秩序格局怎么办?美国对北约的控制要怎么办?美国依旧把持的世界霸权秩序怎么办?美国长期以来遏制打压、孤立俄罗斯的国家对外战略怎么办?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俄罗斯想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全部,尤其是把乌克兰彻底中立化,将军队削减为现在五分之一兵力,大概几万兵力,还不能反俄罗斯、不能加入北约等等,实际上太夸张了。那乌克兰岂不是就是一块不设防的“肥肉”?随时都可能被吞并了,只要俄罗斯哪天突然又有心情了?要是俄罗斯这个目标能实现,那只能说美国今天敢这样做,明天它的霸权就崩塌。
03实际上,俄罗斯也知道自己这种目标太难了。尽管过往三年,俄罗斯一直不拒绝谈判,但实际上俄罗斯从最开始的强硬,到后面越来越无奈,因为俄罗斯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困住。如果只看俄乌战争大局,其实可以看到,俄罗斯这三年其实没有真正的大突破,反正一直在东乌克兰“转悠”,尽管最近两个月,俄罗斯在东乌克兰又不断推进了,也收回了不少库尔斯克地区失地,但总体而言只是双方前线的变动,于整个俄乌战争大局没有根本影响。所以,当和谈真正要来临时候,俄罗斯其实大概反而会“恐惧不安”。因为,它担心和谈最终结果距离自己期望太远,差距太大了。042月6日报道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和平计划将在下周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布。据说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届时将参会,向美国的那些盟友公布。这个提案内容大概包括可能冻结冲突,让俄罗斯所占领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处于未决状态(实际就是不承认归属俄罗斯),并且会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要确保俄罗斯无法再次发动攻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其实跟俄罗斯的期待,相差太大。但是美国一直在强调说,“以实力求和平”,大概就是说有多大的实力,你就获得多大程度的和平。慕尼黑安全会议后,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很可能将在2月20日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05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说,俄罗斯准备好在考虑到现实情况以及由于历史和地理所决定的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跟美国进行“硬式”谈判。什么叫“硬式”谈判?这种谈判方式是三种主要谈判方式中非常强硬的一种谈判策略,又被称为立场型谈判方式。说白了,那就是俄罗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维护自己的立场,绝不轻易做出让步。俄罗斯将俄乌谈判看作是一场意志力的竞赛和搏斗。更直接的说,俄罗斯采取这种谈判方式,那就是说它的要求条件,必须满足.这种谈判方式一上来意味着极为激烈的对抗冲突,俄罗斯大概只有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出极小的松动和让步。那么很显然,俄罗斯其实预料到了自己战场上没有取得关键胜利的情况下,其实在谈判桌上讨不到什么真正大的利益,所以,它只能继续保持无比强硬姿态。06但问题是,这难道不是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其实心里在打鼓?在不安?如果俄罗斯真的有很强的自信心,有很强的把握,它大可以满脸大笑的高呼,来,谈,随便谈,随便说,随便提!如果俄罗斯采取“原则型”谈判方式,还能看出俄罗斯有可能跟美国“妥协”,达成一种新的欧洲安全秩序格局的新平衡,但问题是,俄罗斯却采取了“硬式”谈判策略。俄罗斯是真的担心自己在谈判中出现重大失利,所以干脆直接封住全部退路,要狠狠的搏一把……但这种搏一搏的心态,不正是“恐惧不安”么?担心满盘皆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