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李讷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之所以选这个专业,李讷完全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毛主席喜欢研究历史,他翻阅最多的书就是《二十四史》。每每与人交谈,毛主席也总能引用一两则历史故事,说明道理,启发对方。
耳濡目染,李讷也喜欢上了历史,因而上大学后选择了历史系。
大学是整个学习道路上跳跃最大的一段时期。上大学后学习方式改变了,面对篇幅较长、体制较大的历史著作,李讷感到有些吃力,因此只能更加埋头学习。
这样一来,李讷就很少有时间回家,写信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了。
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自上大学后,李讷就发现身边多了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心情自然与之前上初中、高中时候身边全都是高干子弟的心境不一样。父亲虽然时常教导她不要特殊化,不要自以为是,但毕竟家世在那里。
这种心情上的差异使得李讷有些迷茫,与父亲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讷没有回家,也没有写信,只是在新年之际给家里写了一张贺年卡。
女儿突然的淡漠让毛主席心里很是难受,他在百忙之中依然惦记着给女儿写了一封信:
“贺卡已收到,高兴。你为什么不写信给我呢?为什么那样吝啬呢?你是不是不爱爸爸了?我希望不是,你是爱我的,只因我对你帮助太少,缺乏长谈,互不交心,所以如此。你给我来封信吧。祝你上进!”
收到信的李讷,心里十分愧疚,她与父亲的确有很长时间没有进行长谈了。于是,李讷回了信,将这些天自己的烦恼与苦闷都说了出来。
这一次长谈,对李讷的影响很深远,后来她回忆说:“父亲的家教真正触及我思想的就是在这一段时间。”
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与李讷通信十多次,他总是鼓励女儿“为人一定要有志气,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
李讷认真地反思了自己,这段时间她确实感觉自己有些高高在上的模样。她下定决心改正,真正做到融入群众中去。
此时,李讷又恰好读到了《庄子•秋水》,里面自高自大的黄河之神河伯与虚怀若谷的北海之神海若之间的对话给她的触动很大。她突然感觉,自己就像是那个自高自大的河伯,鼠目寸光,狭隘与浅薄。
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后,李讷郑重地向父亲写了一封信,检讨了自己的思想,诉说了自己的感悟与痛苦。
明白女儿已经下定决心改正,毛主席在回信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高兴。他非常欣慰女儿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他甚至有些骄傲,自己有这样一个听话懂事有觉悟的女儿。
经此一事,李讷开朗了许多,她不再感觉自己比其他人特殊,开始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毛主席使儿女们平民化的教育方式很成功,成年后的李讷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干部子弟的架子。到了晚年,李讷很少出现在大众眼前,她与丈夫王景清过着平淡的日子。
有人采访后称她像家庭主妇,对此李讷说:“我本来就是家庭主妇,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人说她用板车拉大白菜,李讷反问:“那怎么了,毛主席的女儿就不吃大白菜啦?拉板车总比一颗颗往回抱强吧?”
李讷穿着非常朴素,一次她去看望朱旦华老人,看到她的打扮,朱旦华不禁说道:“若你站在大街上,谁会想到你就是毛主席的女儿呢?”
可见,李讷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就像父亲教导的那样,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