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少将著书谈中印战争:对中国行动毫不知情,盲目行动,注定失败

正观历 2024-09-11 18:41:12

1962年10月,中国对印度发起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对印度来说,这场战争虽然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却未预料到后果。在先后经历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失败之后,印度尼赫鲁政府彻底被群众抛弃,千夫所指。

战后,印军少将尼兰詹·普拉沙德(时任印军第四步兵师师长)在自传《一个印度侵华将军的自白》中反思了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普拉沙德认为印军溃败的原因离不开以下四点,而这些原因也注定让印军成为耻辱。本文针对中印62年对抗中,印军失败的几点原因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了解战争始末。

一、交通困难,空投不现实

1962年10月,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印度总理尼赫鲁派遣自己的亲信考尔担任第四步兵师总指挥,希望尽快的完成自己版图扩张的梦想。

第四步兵师是印军的王牌部队,也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在接到担任保卫孟加拉邦的喜马拉雅边疆以及东北边境特区的任务时,该部队将保卫范围延伸到西部的锡金。

整个防区约35000平方公里,范围很广,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导致第四步兵师的哨所分布非常的不均匀,可以说毫无逻辑可言。

然而,虽然第四步兵师身经百战,但该部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这里从阿萨姆平原到边境几乎没有路,前沿哨所内的物资补给只能够依靠空投。遇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印军哨所内的士兵可以沿着羊肠小路步行,将空投物资带回,一旦天气恶劣,他们只能忍饥受饿。

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前线士兵饿肚子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超过一个星期。

这导致第四步兵师在部署时无法做到紧密合一,只能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边境修路计划只能逐步实施。然而,想要有计划的逐步实施十分困难,几个硬性的条件就限制了印军的脚步。

据印军少将普拉沙德称,修路计划想要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步兵调入山区,可是,后勤的支援在和平时期就已经非常勉强,更不要说战争时期了。至于医疗条件,更是无法及时将伤员送往提斯浦尔。

虽然空军有专门的空运飞行设备,但是这只能作为政治上的行动,一旦作为军事行动部署,则困难重重。

毕竟就算在和平时期,空运维持部署在高原的驻军花费也十分昂贵,而且印军获得的物资比例仅有20%,更不要说,战争发生后,印军空军冒着生命危险出现在战区上空,这种情况,印度空军司令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显然,一个主力步兵师如果缺少了后勤支援,这场仗根本没有打下去的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1962年10月20日,中印双方在克节朗地区冲突爆发,作为王牌旅第7旅,短短1天的时间就几乎被全歼,3天后,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被俘。

让印军感到耻辱的是,达尔维准将以及其残余部属,都是因为饥饿难耐在下山寻找吃的时,与中国清剿部队相遇,才成为俘虏。这对第7旅来说,不得不说十分窝囊。

二、闭门造车,不了解敌方情况

1962年5月,普拉沙德奉命到第四步兵师接替辛格少将,中途到新德里陆军总部作战处报到并了解情况时,却疑惑此次会议,并没有对中方的兵力和意图详细介绍。而是讲述了印军自己的“昂卡尔行动计划”,也就是要求印军沿麦克马洪线在西部建立阿萨姆步枪队准军事哨所。

普拉沙德听后十分不理解,他认为建立阿萨姆步枪队军事哨所,根本毫无战术价值,而哨所的定位以及确切位置,需要由陆军决定指挥而非情报局。显然,印度陆军的作战指挥权已经逐渐被稀释,可以由尼赫鲁安排,也可以由情报局安排,这种分工不明确,谁都可以插一脚的做法,导致了最终士兵的思想混乱。

普拉沙德的建议并未得到尼赫鲁的重视,而是要求在麦克马洪线定点的35个哨所,要不惜一切代价按照规定期限建立起来。对此普拉沙德受到来自尼赫鲁政府的严厉警告,认为陆军在军事行动上拖了后腿。

事实上,印军溃败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论是尼赫鲁还是考尔等人,他们一致认为,这场战争根本发动不起来,中国不可能进行抵抗。

另外,印军长官手里很少有可以帮助他们正确估计中国兵力的情报资料,从中国广播来判断,根本只能凭自己的想象。

所以,在对前沿敌情的安排和部署下,印军根本就不了解,甚至连中方军队出来了多少人都不知道。对于这种情况,盲目的建立哨所以达到入侵目的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三、指挥官毫无军事经验,盲目行动

1962年6月,考尔被尼赫鲁提拔为第四步兵师总指挥,关于战前的考察,考尔参与讨论第四步兵师任务和“昂卡尔行动计划”。

在会议中,普拉沙德提到关于交通方面的问题,并认为“昂卡尔行动计划”存在着无数问题,需要从长计议。

“将军,昂卡尔行动计划根本没有任何价值,这些哨所根本守不住。”

谁知,就在普拉沙德说完这一切后,考尔将军却爆发出不容置喙的决定:

“听着,总理已经亲自下达命令建立这些哨所,这是命令,任何拖延该任务的,后果自负。”

面对考尔的独断专行,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普拉沙德立即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达尔维在看到报告后,同意并支持普拉沙德想法。

然而,在达尔维向考尔将军汇报情况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些高级军官们一致认为,中国在东段根本不会发动战争,中国也绝不可能还手。

对于这种盲目的思想,显然作为一名印军指挥官来说,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在普拉沙德看来,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境地,虽然有可能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是在敏感区域爆发冲突的可能极大。

这也导致在之后的中印对抗中,考尔眼见形势不好,临阵搭乘专机逃离。这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印军有史以来最耻辱的事件之一。

四、尼赫鲁的独断专行

在考尔制定的“第四军计划”之后,达尔维准将一直希望能够脱离战斗计划,从克节朗后撤。因为达尔维十分清楚自己的兵力和规模,根本不可能占到多大便宜,并很有可能让部队遭受重创。

而一旦后撤成功,印军将在哈东山脊建立新的阵地,这样在战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尔虽然接受了达尔维的请求,向尼赫鲁进行汇报相关情报。但这并未说服尼赫鲁。因为在他看来,之所以选择考尔担任第四军指挥官,出于自己私心,对方能够一切听从自己安排。

尼赫鲁不可能让自己的“前进政策”付诸东流,所以这是他的决定,也是他叮嘱考尔的理由。一番操作下来,考尔自然唯命是从。

尼赫鲁的插手,导致印军在整体作战部署中毫无意义,作战指挥也存在诸多漏洞,最终导致“前进政策”的失败。

在战后经验总结中,印军部分高层将这一失败的原因推卸给尼赫鲁,认为其过多的干预了印军内部指挥,而且在向中国发起挑战时候,并未做足充分准备。

也就是说,一支毫无专业性、没有充分准备的部队,就这样上了战场,最终自然落得一败涂地的结果。

印军的失败早已经注定,不论是后勤补给困难,还是军事情报没有掌握。尼赫鲁当局的独断专行、欺上瞒下,导致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果。最终也让印度政府意识到,想要侵占中国领土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5 阅读:2059
评论列表
  • 2024-09-13 16:07

    三哥的脑回路真是奇葩,这时候距离抗美援朝还不到十年,我们已经展示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意志和能力,他们居然完全无视!三哥的思维不能按正常人类来揣测!

    磊子 回复:
    阿三本来估算1个打我们10个不成问题,就是因为有抗美援朝胜利,所以阿三了谦虚的认为自己1个只能打我们6个![得瑟][得瑟][得瑟]
  • 2024-10-20 22:31

    忍饥挨饿就受不了了?

  • 2024-11-09 02:29

    没认清自己的实力。不知己不知彼。以为有美苏撑腰就觉得自己行了。不输还有天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