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近下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体育课新规定,这个规定让我觉得学校体育课终于要有大变化了,感觉整个学校的体育课能变得更有趣,不再是随便跑跑跳跳。
学校体育课总是被其他科目占用,这样的情况终于要改变了,每天必须保证一节体育课的时间,这个规定让体育老师可以好好带着学生动起来,不用总是担心课程被挤占。学校不能再搞两套课表,明面上说有体育课,实际上却被数学英语占用。体育老师也不能只是讲理论不练习,站在操场边上讲解动作要领却不带学生做,这种不出汗的体育课必须要改变。孩子们已经坐得太久了,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写得腰酸背痛,终于能有人管一管这些事情。现在明确规定了体育活动时间,每天最少要动两个小时,这样连家长也不能随便让孩子减少运动时间。
高中的体育课每周要上三到五节,这个安排让我觉得很合理,因为高中生压力确实大,更需要运动来释放压力。初中开始要男女分开上体育课,这样可以照顾到男女生体能差异,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体育课要开始分层教学,有运动基础好的可以学习更难的动作,基础差一点的可以慢慢来,这样每个人都能在体育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学校要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每节体育课都要安排十分钟的体能练习,这个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坚持下来效果会很好。现在的孩子体质确实不如从前,很多人连单杠都不会做,学校准备在二零二五年前把单杠都配齐,让学生有地方练习力量。
老师们也要开始重视体育课了,因为现在体育课要计入工作量,体育老师带课外活动也会有相应的工资,这样老师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校可以请退役运动员来当体育老师,他们的专业水平肯定没问题,能给学生示范标准动作。体育老师每年都要参加培训,到二零二七年要把所有体育老师都培训一遍,这样能保证教学质量。
体育活动不能只是简单的跑步,学校要组织各种比赛,让每个班级都参与进来。小学每学期要搞五次比赛,初中四次,高中三次,这样学生就有动力去练习了。比赛项目可以是足球篮球排球,也可以是跳绳踢毽子,重要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能只让几个运动好的学生出风头。
学校要在春季和秋季各办一次运动会,不过现在不用所有学校都集中在一起办了,可以各自在学校里举办,这样更方便组织。运动会要让全校师生都参与,不能只是走个过场,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现在学校要开始用大数据来监测学生的身体状况,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锻炼情况。如果发现某个学生的体质比较差,老师会专门制定训练计划,帮助他提高。这种个性化的指导比统一要求要好得多,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需要的锻炼方式也不一样。
学校现在可以和体校合作,让专业教练来学校指导训练,每周至少来一次。体校的副校长还要兼任普通学校的副校长,这样两边的联系就更紧密了。教练来学校不只是教学生,还要指导体育老师,让他们学习更专业的训练方法。
体育场地一直是学校的难题,现在鼓励附近的体育场馆对学校免费开放,这样学校就有更多地方可以上体育课了。社区公园也可以和学校合作,让学生有更多运动的空间。不过这些场地使用起来还是要注意安全,毕竟是校外场地,管理起来会更难一些。
现在要求小学低年级跑步距离是二百到五百米,高年级要跑八百到一千米,初中要跑一千五百米以上,高中要跑两千米以上。这个要求看起来挺高的,但是如果慢慢培养,学生的耐力会逐渐提高,最后达到这个标准应该不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校有足够大的场地来让孩子们活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