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要求中国转让稀土技术,并与美两盟友合作,几家中企已同意

论芸轩 2025-01-09 13:58:22

文| 论芸轩

编辑|论芸轩

前言

一直以来,稀土都是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但在近年来频频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

面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美西方等多国早已坐立不安,但就在这节骨眼上,一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

土耳其宣称,几家中企有意向其转让稀土提炼技术!更是找来了美国的两位盟友进行合作,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直接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直掐美西方“命脉”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汽车、飞机,再到导弹、卫星等尖端武器,稀土几乎无处不在。

可以说,没有稀土现代工业和国防体系就难以为继,而在全球稀土资源版图中,中国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储量,约占全球的36%,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关键技术上更是遥遥领先。

也正是凭借这一独特优势,直接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稀土王国”,无疑是让西方的大部分国家“又爱又恨”。

美国《新闻周刊》曾发文称,在北约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12种关键材料中,中国几乎完全掌握了其中7种。

北约就此表示“担忧”,声称中国已对其军事能力构成重大威胁,这番言论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稀土的分量。

从精确制导武器到隐形平台,从先进通信系统到电磁装备,国防科技哪一样都离不开稀土,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要是动用稀土这张王牌,就如同捏住了西方的命脉。

但长期以来中国并未滥用这一优势,而是秉持着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保障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稳定。

即便掌控着关键资源,中国也从未主动挑起事端,反观美欧日等国,却总是对中国心存芥蒂,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横加限制。

去年,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切断其获得美国技术和产品的渠道,欧盟也紧随其后。

直接以所谓“不公平竞争”为由,频频对中国稀土企业发起“双反”调查,面对西方的重重打压,中国也只能被迫反击。

先后加大力度宣布了对镓、锗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随后又将锑、钨、钴等列入管控清单,直接“掐断”美西方的命脉。

有意思的是,在对照北约整理的那12种关键材料时,就会发现中国这次严控的品类恰好都在其中。

比如镓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核心原料,美欧正试图在此领域对华“脱钩”,锗则广泛用于红外热成像仪,对主战坦克、护卫舰的生产至关重要。

而石墨、钨的用途就更广了,从喷气发动机到导弹弹头,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由此可见,中国此番出手,可谓直击西方“七寸”。

但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正是这关键时刻,竟然有几家中国企业竟然有意像土耳其转让有关稀土的技术。

土耳其找来美两盟友

说起土耳其,这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它是北约成员国,与美欧有着传统的军事同盟关系。

另一方面,它又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往来,近年来更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就在前不久,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国在埃斯基谢希尔省发现了一处储量高达6.94亿吨的稀土矿,其中含有17种已知稀土金属中的10种。

该部长还表示,这一发现将使土耳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稀土资源国,仅次于中国,消息曝光后立即在业界引发了轰动。

要知道,长期以来全球稀土资源一直呈现出“中国一超多强”的格局,除中国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拥有一定的稀土储量,但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如今,土耳其的加入无疑会改写这一格局,为全球稀土供应链注入新的活力,但对于土耳其来说,发现稀土资源只是第一步,如何开发利用才是关键。

在这方面土耳其显然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据土耳其能源部长所言,尽管该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由于技术瓶颈,目前只能以原矿的形式出口,而无法进行深加工。

这意味着土耳其稀土产业的大部分附加值都被他国攫取,其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耳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日前,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在接受日本《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希望与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冶炼领域开展合作,以期获得相关技术支持。

据透露已有几家中国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有意向土方转让稀土提炼技术,甚至要和美国的两个盟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行合作。

消息一出,西方舆论顿时炸开了锅,一些媒体惊呼,中国稀土技术或将外流,这将削弱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更有舆论担心,土耳其一旦掌握了中国的核心技术,就可能取代中国,成为新的“稀土霸主”,对于习惯了“唯我独尊”的西方国家来说,这样的想象着实有些不适应。

对于这些揣测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所谓的“技术转让”,目前还只是土耳其自己的发言,并没有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即便个别企业有此意向,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绝非想转就能转。

以土耳其的工业基础,真要消化吸收中国的先进技术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稀土冶炼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采矿、选矿、冶炼、分离等诸多环节。

每一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投入,而土耳其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这套技术,并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技术固然重要,但在稀土产业中资源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稀土领域的翘楚,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据统计,中国拥有全球36%的稀土储量,种类之多、品位之高,这些种种都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冶炼领域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这也是一朝一夕难以复制的。

就算中国的个别企业真的向土耳其转让了一些技术,也不会动摇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毕竟中国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资源和产业基础,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易撼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高枕无忧,还是小心为上!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土耳其希望与中国开展稀土合作并获得相关技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1-07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