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许不太明白“逻辑思维”具体是什么表现形式。
由于高中后我就没认真听过课,所以只能用停留在初中的学渣水平来探讨,将就看下,能悟多少是多少。
试举一例:【回南天要不要关窗?】
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已知条件,其他都可按逻辑推导出来。
已知中国东/南/东南边均是海域,西/北均是高原陆地。
由于回南天吹的是南风,必会携带着海域上空气中大量水汽而来。由于水与陆地温差不同,当南风中湿热的水蒸气与陆地建筑物由于温差液化附在墙体时,便有了回南天现象,显然这是要解决潮湿的问题。
由此可见,应当关闭南窗和东窗阻隔以南风为主流的湿空气,但堵而不疏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深究之,1若外环境(邻家或楼道等)不潮湿,那这就是个伪命题探讨没有意义,回南天没有潮湿的影响那所有窗就无所谓关与不关了;2若外环境潮湿,屋内无,关东+南窗,西北无所谓;3若屋外屋内都潮湿,关东+南窗阻隔湿空气,开西北窗让干冷空气对冲屋内的潮湿,且西北2窗对流排走湿气;4若能时刻辨别风向,当吹东/南风时关闭对应的一个窗,时刻保持其他窗全开,则堪称完美,但往往人力不可为之。
有温差不代表着潮湿,就像养生壶煮水一样壶内有蒸馏水而壶外没有,明显还要考虑空气中的水分湿度问题。
回归到逻辑思维:1若武断直接回答开或关窗是单细胞思维-即是“点”;2若只意识到影响因素为温差和水汽是一根筋思维-面;3若结合内外环境对比,个性化定制策略则会效益最大化-立体。
这看起来确实有点钻牛角尖,但在逻辑上的边界感确实需要且有必要这样清晰的。系统性思维是完整且立体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的。如果命题中南边不是海域则系统崩塌,回南天现象就不存在了,结论也随之消失。
融会贯通的系统性思维可以称之为思想,不能融会贯通的逻辑思维是单维度的顶多只能叫观点,关键点在于思维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