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76年入伍,继父车祸受伤离开了家,儿子一番话后他接回继父

伊河史话 2023-11-13 05:44:32

阮晓林1976年入伍,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居住,母亲摔伤后,阮晓林十分担心母亲的生活和安全。

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认识了丧偶的老魏,母亲被心细会做饭的老魏照顾得很好,不料老魏一次受伤后怕拖累母亲,竟不回来了,阮晓林听了孩子的话接回老魏,一家人的生活很幸福!

阮晓林8岁那年,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姐姐种着地,在汤阴县的一个村庄里艰难度日。

他15岁时,姐姐出嫁了,母亲望着接亲队伍的背影,紧紧拉着阮晓林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

1975年12月初,部队来征兵,初中毕业后在家干了三年农活的阮晓林,和母亲说了希望当兵的想法。

原本以为母亲不会同意,但是,开明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竟爽快地答应了。

12月17号,阮晓林接到了到部队去的通知,下午全县400多名新兵就要出发到部队去了。

他们乘坐着只开着小窗户的闷罐列车,跑了一天一夜,终于到达了昆明火车站。

紧张的新兵训练结束后,阮晓林分到了老连队。到了这时,他才知道这里是空军地勤部队。

他记得他们刚到部队时,连队给他们每人发了6元的津贴, 6元钱可是笔不小的经费,母亲在田里劳作一年,也分不到多少工分,钱就见的更少了。

他省吃俭用,除了买洗漱用品和信封邮票之类的必须品之外,他啥也不买,两个月给母亲寄一次钱,一次凑够10元,母亲后来说,不让他寄钱,家里啥也不缺。

他们在部队吃的也很好,他们连队吃的是地勤灶,每人每天1.07元,比陆军一类灶0.48元高出了一倍多,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和姐姐后,她们都为他高兴。

阮晓林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刻苦训练,自己很快成了同年兵中第一批受到连队点名表扬的新兵。

第二年,阮晓林在基地业务比武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营评为先进个人,场站学雷锋标兵。

第三年10月,基地一批优秀士兵进了预提干部集训大队,阮晓林是集训大队的二班班长。

1979年2月,阮晓林被任命为排长,行政23级,工资52元,扣除13元的伙食费,每月剩下的工资都积攒了下来。

1982年,他被调往基地航空维修站,从此,他便于飞机维修打上了交道,他也没想到自己竟会修一辈子飞机,成为战机维修方面的专家。

这一年的冬天,他和基地服务社的一位女职工结了婚,母亲一听他娶媳妇了,而且还是吃商品粮的,逢人都说儿子有出息。

后来,阮晓林有了一个儿子,生儿子后,母亲来到部队家属院,照成孩子三年多。

然而,一直生活在中原的母亲,对云南的气候、尤其地云贵高原的强紫外线一直不适应,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愈发地想家了,她不止一次和阮晓林说想回家。

但是,阮晓林说,你回家也是一个人,不如就一直住在部队吧,相互有个照应,可母亲后来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时常一个人发呆。

1986年,阮晓林只好把母亲送回了河南汤阴老家。

1990年的一天,正在维修站上班的阮晓林突然接到姐姐发来的电报,他的母亲意外摔伤,住进了医院。

直到这时,32岁的阮晓林才意识到母亲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对母亲的关心太少,现在的母亲已不适合一个人生活了。

他十分的自责,后悔自己太自私,不懂得照顾年老的母亲。

他匆匆赶回家乡的医院,他一进病房,看到病床上的母亲,他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但怕母亲激动伤心,他又匆匆擦去。

那些天里,他日夜守护在病房,后来,母亲出院回到家里静养、恢复,阮晓林和姐姐商量如何照顾母亲。

但是,母亲一直催他赶紧回部队,说请假时间太长,耽误部队工作可不行。

的确,由于近期部队训练任务重,地勤维修保障基本上连轴转,他这个骨干一走,他那一摊事基本上就没人做了。

部队领导知道他母亲的事,就没好意思催他回去,但母亲就给阮晓林说,家里有姐姐照顾,自己也快好了,你放心走吧。

世上最伤感的事,是父母倾尽所有养大我们,而我们只能望着父母老去的背影,暗自叹息。

然而就在这时,他听到姐姐说,村里邻居们给母亲介绍了一个失去妻子的老伴,姓魏,怕你不同意,一直没敢告诉你。

阮晓林一听,心里顿时感觉很不舒服,但很快他想到了母亲为了儿女守了半辈子的寡,一个人把他们拉扯大,很累,的确需要有人来照顾他,尤其现在。

阮晓林点点头,和姐姐说,这是好事,他同意给母亲找一个伴。

听到儿子同意让她找伴,母亲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她也不想拖累儿女,找个伴,搭伙过日子,对自己和儿女都好!

阮晓林主动约那个老魏在家里见了面,老魏是一个钢铁厂退休职工,老伴去世多年,一个儿子已经结婚单过了。

老魏一点也不拘束,他到家后,主动到厨房给母亲做了一份手工鸡蛋面条,给阮晓林一家人炒了四个菜。老魏知道母亲喜欢吃面条。

母亲吃完那碗面条,脸上红朴朴的,说面条好吃,阮晓林他们一尝菜,味道特别的好,堪比大饭店的菜。

老魏搓搓手,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一直喜欢做饭,能给你们做顿饭,感到很高兴。

他把碗筷收拾到厨房,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很干净,然后又给母亲倒上一杯热水,坐到母亲的身边,就没再多说什么。

目睹这一切的阮晓林姐弟,心里热乎乎的,没想到老魏这样能干,又会体贴照顾人,姐弟俩会意地相互看了一眼,默许了老魏。

请了半个多月假的阮晓林回到了部队,有老魏照顾母亲,他们放心,阮晓林事后也侧面了解了老魏,感觉这个人还是很可靠的,只是老魏的儿子不太孝顺。

半年后,阮晓林带上妻子和儿子又回到了汤阴老家,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一见到老魏,一点也不陌生,尤其喜欢老魏做的糖醋里脊和京酱肉丝,说没吃过这么香的菜。

细心的妻子经过几天的观察,也对老魏感到满意,婆婆一直是丈夫心中牵挂,有了老魏,丈夫放心了许多。

阮晓林他们一家放心地返回了云南。

但是,1997年的一天,正在上班的阮晓林突然听说老魏出门被车撞伤了腿,而他的儿子只关心赔偿款,并不关心他的爹的伤情,人躺在医院也不管。

三个月后,老魏出院了,但没再回阮晓林母亲那儿。老魏托人捎话,自己现在受伤了,不能再帮助阮家干活了,就不回去了。

母亲觉得也是,人伤了,来了也没法照顾他,不来对大家都好。

阮晓林他们听说后,都觉得这事就这么的了,老魏不来,老伴的事就算了,再为母亲物色一个。

但是,阮晓林的儿子听说这件事后,不由自主地说道:“魏爷爷那么实在一个人,又体贴,又会做饭照顾奶奶,干嘛不要人家。咱们做人不能这样!”“人家以前一直帮咱们在照顾奶奶!”

儿子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让阮晓林他们听得脸红。

是啊,人家不来那是客气,怕拖累大家,咱还真的不能不管人家老魏。

阮晓林想起自己入伍以来,包括从新兵连起,连长和指导员,站长和教导员,每周五下午要给他们上思想教育课,他深知要认真做事,知恩图报,善良做人。

美好的人性,能融化心头的坚冰。

老魏对母亲很好,母亲自从有了老魏照顾,心情大好,精神头也好,奶奶不止一次在信中说起这事,都很佩服和喜欢老魏。

老魏有难,他那从小溺爱的儿子现在也不怎么管他,咱们再不管,老魏可就难过了。

阮晓林想起儿子的话,他的心中了主意。

阮晓林专程请假回到了老家,又找了一辆车把老魏接到了家里,母亲看到儿子这样做,嘴上没说,但心里也感到儿子懂事,行的是正道。

老魏一到家里,虽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由,但他坐着轮椅,不顾阮晓林他们的阻止,仍坚持到厨房做饭菜,他说他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心里也踏实,人也高兴!

晚上吃饭,阮晓林给老魏倒上一杯酒,激动地说,叔,你放心,你儿子不管你,我们管你,管你老,你就放心把伤养好,和我妈相伴着生活吧。

不怎么会喝酒的老魏激动地眼泪地眼眶里打转,他一口喝下一杯酒,尽管呛得说不成话,但他握着阮晓林的手,一直说谢谢,你待我比亲儿子还亲!

事后,阮晓林找到老魏儿子,说你爹的事,以后我们养老、送终。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不久,老魏的伤好了,母亲和老魏经常出来散步,树荫下,两位老人的身影幸福而悠长!

行善是一种轮回,你只管善良,人生自会还你一个美好的福报!!

【图片摘自网络,联删】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