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官至副部级,1968年含冤离世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4-08-06 01:11:30

她是《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唯一被认定为“红军女将领”的妇女同志,曾率领500女兵歼敌一个团,年仅28岁就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建国后又一跃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代女部长,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就是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同志。那么,她有什么故事呢?

张琴秋,浙江崇德人,1904年11月出生。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使张琴秋从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她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1920年秋,16岁的张琴秋进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入学后不久又转到了蔡元培先生在上海创办的爱国女校就读。

在上海,张琴秋结识了好友孔德沚的丈夫沈雁冰及其弟沈泽民。谁能想到,此次见面,竟意外造就了一段姻缘。

1924年4月,张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一年后,张琴秋与沈泽民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31年初,张琴秋与丈夫沈泽民来到鄂豫皖苏区工作,张琴秋在彭杨军事政治学校任政治部主任。

最初,大家并不看好这位学生出身的女同志,认为她根本不能当好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再说她刚到苏区的时候,就是一副雍容华贵的阔太太模样,跟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领”实在相差甚远。

结果张琴秋的第一次出场,就给军校学员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只见她身着灰色的军装,腰系皮带、斜挂短枪、扎着绑腿,英姿飒爽地站在操场上,其标准的军人姿态和洪亮的口号,使在场学员无一不惊叹。

当然了,或许你会觉得这不过是装扮后的效果而已,并不代表张琴秋就有带兵打仗的能力。

但事实却是,张琴秋并不是“花瓶”,而是具有真本领的红军女指挥员。

1932年11月,年仅28岁的张琴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这在我军的历史上,可谓独此一例。

走马上任后,张琴秋领导、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革命宣传活动,极大鼓舞了军心、民心,并进一步壮大了红军队伍。

更为难得的是,尽管张琴秋在张国焘麾下任职,但在处理张国焘的问题上,张琴秋从始至终都与中央保持一致,并多次当面向张国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然而,张琴秋的直言劝谏,却令张国焘颇为不满,不久后便罢免了张琴秋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职务,转而派她到洪江县担任县委书记。

从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到县委书记,这样的职务落差实在是太大了,然而尽管如此,张琴秋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而欣然上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而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在张琴秋的带领下,洪江县很快便成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县”。

1933年夏,张琴秋因表现出色,被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

不料,刚履任新职没多久,川陕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就开始了。

当时,四川军阀田颂尧部一个团正从小路向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袭来,而当时驻守医院的只有地方武装妇女赤卫营500人,以及保卫科的几十名男同志。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张琴秋却没有丝毫的惧怕,她沉着指挥大家奋起迎敌。

张琴秋考虑到敌我兵力、武器装备悬殊,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她当即指挥大家迅速抢占制高点,并利用此地地形布置了一个“口袋阵”,这样一来,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军的劣势。

很快,敌人便发起了攻击,而我军则利用地形之利,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在此期间,张琴秋又组织大家发起了“政治攻势”,对着敌军喊话:“白军士兵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要自相残杀”“欢迎士兵兄弟们到红军队伍中来”……

这些士兵们平时就饱受军阀们的欺凌,加上我军反击猛烈,久攻不下,敌人还以为遇到了红军主力,于是便纷纷倒戈投降。张琴秋则抓住机会,立即率部发起了冲锋,将全团敌军缴械。

从此,“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事迹由此传遍全军,张琴秋更是声名大噪。

有趣的是,当时敌军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是:“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在这之后,张琴秋先后调任妇女独立团团长兼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国女子大学教育长等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被调到纺织工业部工作。戎马倥偬的女红军将领,就这样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女部长。

张琴秋在这一岗位上工作近20年之久,为祖国的纺织工业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女将军”、“女部长”,在那段时期却饱受冲击,最后含冤而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张琴秋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又曾是红四方面军原总政委、西路军原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的妻子,西路军惨败后还被敌人俘虏过……这些经历,无疑使其蒙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

有一次,张琴秋听取毛主席作内部报告,当听到主席讲到“有些人‘夜郎自大、好大喜功’”时,便顺手将这八个字记在了自己笔记本扉页毛主席像旁边。谁曾想,这一记却让她在特殊时期蒙受了不白之冤。

1968年4月初,张琴秋被实行所谓的“监护”,但其实就是被关押。

在此期间,张琴秋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折磨,最后于22日凌晨含冤而逝,终年64岁。

直到1979年后,党中央正式为张琴秋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她的老领导徐向前元帅亲自主持追悼会。

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张琴秋却从不以领导自居,更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她从始至终都将自己当成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人民服务,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身为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共产党的人民情怀。

斯人虽逝,但其精神品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