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要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和一首诗有关,这诗的作者是吕洞宾,还被收录进了《全唐诗》。您肯定纳闷儿了,吕洞宾不就是八仙里的那位嘛,他写的诗有啥特别的?嘿,这首诗啊,可有点露骨直白,为啥还能进《全唐诗》呢?咱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咱都知道吕洞宾是八仙之一,在各种传说故事里经常能见到他。好多不了解历史的人,都觉得他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啊,吕洞宾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道教丹鼎派的祖师呢。
说起吕洞宾的出生,那可神乎其神了。传说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满是异香,还有只白鹤飞进他母亲的帐子里,然后就消失不见了,紧接着吕洞宾就出生啦。马祖偶然看到还在襁褓里的吕洞宾,惊讶地说:“这孩子骨相可不一般呐!” 果然,吕洞宾从小就聪明得很,十几岁就能文能武,对百家经典那是了如指掌。不过啊,这些说法就跟朱元璋出生时母亲梦吞仙丹一样,都是古人用来烘托人物不平凡的手段,听听就好。
吕洞宾本名吕岩,是唐代河中府人。他从小聪明,长大后通过科举做了官。但当时唐朝快灭亡了,官员贪污腐败,百姓日子苦不堪言,节度使们还各自为政,压榨百姓。心地善良的吕岩看不惯这些,就带着妻子去九峰山修道了。因为他俩分别住在山峰的洞穴里,相敬如宾,没了夫妻间那事儿,所以后来才有了吕洞宾这个名字。修道后的吕岩经常帮穷苦百姓,百姓都很爱戴他,再加上修仙修道的人本身就神秘,各种神奇传闻就传开了,他也就成了八仙之一,一直流传到现在。
您可能会想,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咋传着传着就成 “酒色之徒” 了呢?就比如说《三戏白牡丹》,这里头就体现出吕洞宾对女子的态度,连他师父汉钟离都调侃他。其实啊,不是吕洞宾好色,而是吕岩喜欢写些露骨直白的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警示》:“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您瞧瞧这第一句,“二八佳人” 说的是十六七岁的漂亮姑娘,意思是这妙龄女子身体酥软。第二句更夸张,说这姑娘身姿优美,凡夫俗子看一眼就被迷住了。咋看这都是首 “云雨诗”,也难怪《金瓶梅》拿它开篇。可《金瓶梅》是香艳小说,用这首诗不奇怪,为啥《全唐诗》也收录呢?
这就得说说《全唐诗》啦。《全唐诗》是清朝康熙皇帝下旨,彭定求等十位大才子从古籍和民间收集来的。里面收录了快 5 万首诗,作者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甚至小孩和外国人的诗都有。题材那叫一个丰富,啥都有。就像闻一多先生说的,它把古代生活用诗记录下来,啥都能写成诗。这近 5 万首诗能流传八个世纪,那可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精品。
按说皇帝亲自抓的文学项目,不应该有这种露骨的 “云雨诗” 啊。但您别急,能被收录肯定有原因。就像《题龙阳县青草湖》,是元末明初唐珙写的,因为诗句形象自由也被收录了。吕岩这首《警示》不能光看前两句,后两句才是关键。前两句把女子之美写得很到位,可后面吕岩就说了,好色之徒虽然表面上没被美色杀死,实际上暗中身体就被掏空了。这不就是 “色字头上一把刀” 嘛,用诗来劝诫大家别沉迷女色,不然就像被利剑砍头一样。这比喻够大胆的,能让人一下想到那恐怖画面,不得不说吕岩文学功底确实强。这诗给人的震撼和警示作用,让它成为经典,被《全唐诗》收录也就不奇怪了。
通过了解吕洞宾这首诗被《全唐诗》收录的事儿,咱们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文学的魅力。有时候,不能光看表面,得深入去了解,才能发现其中的深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