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4月16日的长城汽车发布会上,一段车辆断轴视频的展示引发了外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原视频博主声明在发布会上播放的片段是断章取义,有误导之嫌,更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该视频中展示的测试场景存在明显争议:测试人员使用扳手夹持下摆臂边缘的应力孔位进行破坏性测试,而非模拟实际越野工况。这种 “非标准化” 测试方法,可以说是完全为了达成某种结果而做。
事实上,类似的 “剧本化” 测试并不鲜见。2024 年 8 月,某博主用扳手掰弯某车辆大梁的视频曾引发轩然大波,当时就有专业分析指出,测试者刻意选择非主受力区域且施加剪切力,与实际车辆受力逻辑不符。
不过,草根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做些不合理的所谓测试吸引眼球也就罢了,而堂堂主流车企的发布会,用这种方式来阴阳友商,确实有点上不了台面。
要知道,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此前多次公开批判汽车行业营销乱象,直言发布会“不讲人话”,批评友商“用夸张话术制造噱头”, 甚至呼吁“以用户为中心”“做正确的事”。然而,话音刚落,长城发布会就将矛头直指行业竞争对手,展示了一段被广泛质疑为“断章取义”的车辆断轴视频。这种以“揭短友商”为核心的营销策略,与其此前标榜的“行业清流”形象背道而驰。长城发布会多次重演类似戏码,将“拉踩”策略异化为舆论战工具。
这些案例揭示出一个严峻现实,当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有些从业者便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这种竞争失序正在侵蚀行业根基,也在透支中国汽车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全球化竞争的关键节点,若放任“阴阳友商”成为常态,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声誉,更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当某些业界大佬们一边批判行业“底线生锈”, 一边亲手参与腐蚀底线时,或许该重温其自己的警示:“汽车工业的本质,从来不是一场吹牛比赛,而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唯有回归产品本质、尊重竞争伦理,才能让中国车企真正“不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