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英九先生:
您好!您也有深深的乡愁,对吗?看到您在参观杜甫草堂时,也驻足在“乡愁石碑”前许久。从您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泪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ba58e6f59bb13357e92e415a3127e6.jpg)
我知道,您一定是回忆到了什么。
您出生在1950年,相信在儿时,您的母亲定然也经常跟你分享在陆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吧?您的父亲应该也告诉你:哪怕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也要替我常回去看看。
我猜想,那一刻,您大概是想到了您的父亲马鹤凌先生。
我们不会忘记马鹤凌先生所作出的贡献,不会忘记1995年,他回陆时的场景。记得当时,您的父亲比您现在的年龄,还要长两岁,而且他那时来陆,可没有现在那么方便,还要多次转机。
当飞机穿越云层,缓缓地降落在南京时,他的感受,又有谁人能知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9e426898c0741778fe764557b8ccb6.jpg)
一别40多年,他终于再次踏上这片亲切的土地,从南京辗转重庆,又来到湖南,感受到了故乡的空气和家的温暖。
他的眼神,直到现在也还是那么动容,尽管照片有点模糊,但是这份思乡之情却很清楚,期待“统”的心情则更加明晰。
时间辗转,来到2024年,您在“乡愁石碑”前的眼神,跟当年的马鹤凌先生是那么相似。
我想,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份最真挚和纯粹的感情吧!
今天,您没有辜负马鹤凌先生的期待,一年两次、两年三次的参访行动,接替了您父亲的脚步,为他续上了这段还未走完的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4c6b6d90bf07b8158e4803cd77afb1.jpg)
参观、交流、追寻历史的记忆,我知道您是怕台青们忘了:自己从哪里来,今后将往哪里去。
有很多人误会您、不理解您,乃至于认为您这是在逢场作戏。但是,您的这份苦心,我们都知道。
在长城上,您哭了。
在卢沟桥,您又哭了。
在许许多多的场合,我们总能看到您眼中泛起的泪花,这一方面是触景生情,另一方面也是您对马鹤凌先生那份情怀的传承吧?
乡愁,您有;许许多多对岸的朋友们,也有,尤其是跟您年纪相当的这一代人。
我们回忆一下余光中先生“乡愁”情怀的背景就知道,那是长期想回陆,却又无法实现的惆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39a2c595421a05fa79907a2296880b.jpg)
您的父亲当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呢?
而到了今天,七十多年过去了,尽管现在通行较从前方便了许多,但这份共同的事业,还是迟迟没有完成。
把“台”带回家,这是我们的责任。
那一句“我在这头,你却在那头”,表达了多少人心中的思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766047f12a0e3c3c952105c4eb13ce.jpg)
但是,其实我们所有人心中想的还有一句话:什么时候,才能同在一头。
马英九先生,您听到我们的心声了吗?
其实我们也知道,您已经退下来了,能做的事情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多。
可是,我们仍然欢迎您,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坚信,您跟您的父亲一样,是一位拥护“统”的人士。而且,您所做的一切,我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df94b37c83105d41b4581c07e68a8d.jpg)
因为有您推动的交流,台青们对陆的印象,才不再是“吃不起茶叶蛋”,而是高楼大厦、便利的交通和幸福的生活。
也是因为您的努力,青年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依然记得,半个多月前40余名师生赴台的时候,现场有很多接机的台青,他们便是4月跟随您一同前来交流的青年。
在接受采访时,他们也说:“上一次在北大,和他们度过了很愉快的一段时光,所以这次他们来,我当然也要来迎接”。
这短短的一句话,其实已经足够说明您做出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bda396f5db29fc01d59837d9ca049c.jpg)
您在用您自己的方式推动和“统”,这是我们能够看见和体会到的。
七十多年来,有多少人等得头发都白了,还有多少人没有等到,就抱着遗憾离开了……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好的年代,但是也仍然有“外人”虎视眈眈,他们巴不得我们事事不如愿。
在岛内,当局内部的一些人,又与这些“外人”勾连在一起。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应该要明白:把台湾带回家,是我们的责任。
而我们对您的期待,即是希望您能够多促进青年的交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779d37bf720cd71681ec9f4b7c3193.jpg)
话到结尾,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泪水也忍不住往下流,落在了键盘上。
我是个不易掉眼泪的人,但每每谈“台”,每每看到您做出的贡献,总会忍不住。
最后,还是想再说一句,欢迎您前来参观交流,别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相信这也是网友们的心声。
不知道到底是马英几
作者,您好!您贵庚啊?希望早日统一,一起见证历史。
希望马收到[得瑟]
给马儿写信沒用,他早就没当把头了。
使命无可推诿,母亲只有一个,信念坚定,才有和平,迷失信念,必然挨揍,挨揍都是轻的。涉及叛徒,凌迟不为过。
说得好,也内心的发出肺府之言[点赞][点赞]
👍
小作文没发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