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也具有制度?清朝服饰中有什么制度?

静槐谈历史 2023-06-10 23:24:06

中国传统服装极具代表性,直线裁剪方式下形成的平面造型是中国传统服装的特色。纵观清代服装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服”之需求与“饰”之功用融会贯通,特征表现的既典型又突出。清代宫廷服装在传统的平面裁剪造型的基础上,融入了少许的立体裁剪造型,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服装文化,体现了东方服装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与进步。

清代宫廷服装中,男袍的种类丰富,款式多样,造型形态极具代表性。服装造型上,在继承自先秦以来上衣下裳袍服制度的基础上融入宫廷审美特性,体现皇权象征与时代潮流,并在保留了满族传统服装特色的同时,融入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服装文化。

“清朝服饰制度在清朝服饰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孕育而生。中国古代服制自周朝开始建立,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手段被历代君主沿袭与创新,至清朝时期,服制条例规章的繁缛程度与政治意义已达到历代顶峰”。清代宗室及文武百官根据穿着场合、节庆时日、象征功能的不同,服饰类别众多,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种类。

礼服袍

礼服袍即朝服袍,是清代服装中规格最高、最为正式的服装,帝王及百官参加朝会、重大典礼及祭祀活动时所穿,制作工艺最为繁复,是最精致的礼仪服饰。朝服袍在形制、颜色、纹样以及材料质地上需要遵循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无论是在形制结构还是在纹样图章方面都最为繁复。根据个人的身份高低,服饰纹样、色彩由繁至简。

朝袍分冬朝袍和夏朝袍,由朝冠、朝珠、披领、朝靴、朝带、朝褂等组成。冬夏朝服袍的规格,主要在纹样数量、位置以及质地的不同,为上衣下裳分裁连属形制,另加披领、圆领大襟右衽;下裳有腰帷,加衽,襞积均匀分布,衣袖为马蹄袖头、接袖、袖端三部分组成;纹样为柿蒂形,前后左右对称。

清代的朝服袍到乾隆年间基本定型,之后未曾有变。朝服袍保留“上衣下裳”的制衣习惯,同时发扬了满族民族文化的精髓。皇帝的朝袍在颜色上分为蓝、明黄、红、月白四种,根据袍服接袖的颜色分辨朝服袍和祭服袍。朝服的接袖为石青色,祭祀袍服的接袖和袍身的颜色一致。

纹样主要有行龙纹、正龙纹、团龙纹、云纹、海水江崖纹、十二章纹。“文武官员的朝服,除颜色和绣文与皇帝不同外,其款式和穿法基本和皇帝一致根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子的朝服分冬、夏两制,冬朝服分为“冬朝服一”和“冬朝服二”。

皇子朝服为金黄色,无十二章纹,冬朝服二的腰帷处行龙四,襞积处无团龙装饰,下裳的行龙八。皇子的夏朝服披领和袍袖为石青色,缘边为片金,除了颜色和材质有不同外,其他的形制与冬朝服二一致。皇室亲王、郡王的朝服袍用石青色和蓝色。

贝勒的朝服分为冬、夏朝服,禁止用金黄色,用四爪蟒纹。贝子、固伦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的冬、夏朝服袍与贝勒朝服袍的形制一致。民公、侯、伯、子、男至四品以上的官员,朝服为石青色和蓝色,朝服袍为冬、夏两制,冬朝服袍分“冬朝服一”和“冬朝服二”,冬朝服一襞积处有行蟒四,冬朝服二的腰帷处行蟒四,襞积处无纹样装饰,下裳处行蟒八。

五品至七品官员的朝服为石青色,缘边片金,云纹通身。前后为方襕,行蟒纹各一,无腰帷,有襞积。八品官员以下的职官朝服袍无冬夏之分,无蟒纹装饰,通身云缎,有襞积,加衽。

举人、贡生、监生、生员礼服袍的颜色为青色和蓝色,佩加披领,无纹样装饰,有缘边;袍袖无接袖,马蹄袖头,下摆开衩,为直身式袍类。从耕农官的官袍用青色绢料,无缘边装饰,佩加披领,饰腰帷线,上衣下裳式,有襞积,加衽;袍袖为三段式,马蹄袖头、接袖、袖端。宫廷銮仪卫护军的礼服颜色为石青色,全身绣有“寿”字,为直身式袍服,领襟部位有缘边,袍袖为马蹄袖,无接袖,下摆部位有开衩。宫廷祭祀人员的礼服种类繁多,表面纹样装饰较为简单,整体上均为直身式袍服,右衽大襟。

吉服袍

“吉服是帝后臣僚筵宴迎銮等吉庆场合穿着的服饰,通常由吉服冠、吉服袍、吉服褂和吉服带等共同组成”。吉服袍为直身式,没有披领,规格上略低于礼服袍,皇帝吉服袍被称之为“龙袍”,“清代龙袍虽然具有一些满族独特的结构特征,但是在裁剪方式上还是延续了中国几千年平面裁剪的传统,而且较明代更为简单”。

皇帝的吉服袍才称之为龙袍,色用明黄,绣有十二章纹,是权利地位与个性化审美的体现。皇子以下的吉服袍称之为蟒袍,皇太子吉服袍服色用杏黄色,金龙纹九,八宝立水纹,无十二章纹;下摆开裾四,与皇帝吉服袍同。

普通皇子服用金黄色吉服袍,不设龙纹,蟒纹九,无十二章纹、八宝立水纹;下摆同皇帝、皇太子开前后左右四裾。亲王、世子、郡王同为皇室,纹样与皇子同,同为九蟒、下摆为前后左右四开裾,袍的颜色为蓝色和石青色为多。

贝勒、辅国公、和硕额驸等以下至文武九品官员和未入流人员的吉服袍的服色、纹样、下摆开裾等局部有所不同,其款式造型与皇帝龙袍基本一致。清代的吉服,庄重活泼并存,在服饰规定中塑造华丽精美,独具民族特色,异彩纷呈。

常服袍

常服是清代服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从皇帝到平民百姓,在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情况下,皆服用常服,纹样多以素色暗花为主。“帝后常服的属性显得与众不同,它们既蕴含礼服的性质,又具有吉服的作用,且多用于严肃、庄重的场合。在皇帝举行的经筵大典、丧期内的吉庆节日、节日期间先皇帝后的忌辰,帝后们都要穿着常服,以示肃穆而虔诚”。

皇帝常服包括常服冠、常服袍、常服褂、常服带、常服珠,佩戴朝珠,是除礼服和吉服外相对正式的服饰。常服袍的基本款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造型结构上与吉服袍相似。

清代服饰制度严格规定了只有皇帝及宗室贵族的常服袍为前后左右四开裾袍,其他人等一律不得僭越。宗亲以下的所有官员,除皇帝御赐以外,无论品官级别多高,爵位有多显赫,只能服用左右两开裾袍。

行服袍

“行服,是君臣在巡幸、大狞、出征及亲话岳神庙、镇海渎、元圣周公庙、孟庙拈香和亲诣前代帝玉陵寝莫洒等活动时所穿的冠服。君臣的行服包括行服冠、行服袍、行服褂、行服带放行服裳”。行服袍的形制造型与常服袍类似,同为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的直身式袍衣。

与常服袍相比,行服袍作为外出服饰,为了方便行动,行服袍下摆略短十分之一左右。为了方便乘马骑行,行服袍的右裾部位被截掉一尺左右。在闲暇之余,袍的右裾片与袍的里襟用纽扣相连,加以固定,作为一种民族标识。

“清代行服的特点不仅只是在其缺襟与便捷的束身紧袖等实用性上体现,更多则表现在数量众多的纽扣、扣袢和扣眼的巧妙设计上。如在行服袍上,除了穿衣所用常规系扣外,在袍的肩臂、左右腋下、右裾下摆及后开裾等处,设置有一对对的纽扣和扣袢。

它们不仅维系着行服的实用功能,同时也起到对服装本身爱惜和保护的作用。”外出活动时,即可解开纽扣使之缺襟分离,便于腿部的活动。因此,行服袍又有“缺襟袍”的叫法。行服袍更重视的实用性,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男装。

便服袍

便服是清代宫廷服饰中最常见的日常服饰,“清宫便服,是清代宫廷服饰中形式变化最大、花色最为多样、款式最为丰富、工艺较为繁复、穿用场合最多的服饰系列”。包括便服袍、氅衣、衬衣、马褂、坎肩等。“便袍是便服的主要形制,与常袍形制虽同,但便袍没有马蹄袖说明他非礼服所用,在清官服中,马蹄袖是礼制的象征,凡有马蹄袖的品类等级自然高于平袖服装。

便袍为圆领大襟、裾四开、素色暗花直身袍”。《清稗类钞》中记载:“有于常式衣袖之外,或前后不开衩之袍而权作为礼服,别缀马蹄袖于常式袖之夹缝中,系以钮者,俗谓之曰“龙吞口。礼毕则解之,袍乃为常服矣。”便服袍接袖前端钉有纽扣,行礼时需把马蹄袖头固定住,平时生活中把袖头拿下,使得更加方便实用。

便服袍作为燕居服饰,在服用功能上更加重视舒适、方便、整洁,不拘泥于服饰典制的规定,没有马蹄袖袖头,多为平袖;下摆开裾多为左右两开裾式,色泽和纹样如常服袍,整体趋于单素色,多用暗纹。清代时期的便服袍一直延续到民国,清中期以后圆领便服袍多被立领取代。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