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程颐说过:“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真诚,自古以来都是最打动人心的。
人际关系里如果没有真诚,那么任何关系都不会长久。
说白了,人与人之间就是要真心实意的为对方好,为彼此着想。
并且这个过程始终是相互的,不是单一的。
那么关系才能长久,两个人才能越来越好。
所以,既想怀揣着不好的心思,又想和别人建立长久的关系,是绝对不现实的,而且这种行为还会被人唾弃。
我们只有对别人足够的真诚,别人才会对我们也非常真诚。
如此,我们才能收到我们的回报,收获更多的爱和关心了。
真诚付出,才有回报
这世上所有虚假的东西都是不长久的,能长存于世的往往都是足够真实的东西。
所以,你想要别人对你好,首先你得先对别人好。
也就是说你得对别人的感情需要足够真实,不能虚假。
这样,别人才会被我们所打动,才能够看到我们的真情实感。
老子曾经说过:“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我们做人真诚有底线,对好的人足够好,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回报。
但是倘若你对别人的好只是嘴上说说,而内心只是一番虚情假意罢了。
也许一开始还有效,但是日子久了,正所谓日久见人心,别人都会看出来。
所以,其实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真诚的对待所有人,真诚的对待自己所爱的人,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里,我们把我们真实的情感传递给其他人,他们收到后也会同样用真挚的情感来回报我们。
所以想要好好的关心,爱一个人,想要维护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去耍心眼,更不要去计较那么多。
如此,我们受到的爱和善意才会越来越多了。
尊重不同,理解差异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我们的生活里,必然是要有包容的。
且我们的的心态必须要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和始终自由,才能够允许和接纳一切的存在和发生。
毕竟只有当我们肯去理解生活中的这种差异,心态更加自由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与这个世界共同的生活。
就像俗话曾说:“千人千面,各有不同。”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和你都不相同的,你如果总是排斥别人,那么你能接受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然后别人也会很难去接受你的不同。
所以面对生活,面对不同,不要刻意的去对抗,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在自己价值观范围内做到包容和理解。
毕竟,当你能够理解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境和生活都会变得更加开阔。
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东西,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别人也会看到我们身上的不同,但是也会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你也就会收获到来自别人的包容和爱了。
如此,人与人之间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也能去认识更多新的人,拥有更多不同的人际关系了。
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如果你总是觉得在关系里不能理解对方,那么就一定是你没有换位思考。
毕竟这个世上任何事情想不明白,其实就是因为你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想。
然后,你就只看到了你能够看到的东西,而看不到别人的视角能够看到的东西。
马克·吐温说过:“换位思考是理解别人的唯一方法,而理解别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太多的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因为不理解,都是因为做不到充分的换位思考。
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曾说过:“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
每个人从小生活环境的不同,没有谁对生活的感受和想法是一样的,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特和独一无二的。
你强行的套用自己的人生观点强加给别人,只会带来反效果,并不会让对方真的顺从你或者服从你。
所以,我们应该的,是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就是通过站在别人的世界里去好好理解他的感受,他的情绪。
这样,别人也会反过来站在我们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我们。
并且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之后,两个人都会比之前更加理解彼此,会比之前更知道怎么去关心对方。
如此,两个人的关系才能真正的走向一个美好的方向,我们也才能在今后的生命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收获一段又一段真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