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同鸡肋,这就是林书豪在CBA的现状

天娇动物 2022-10-18 00:28:36

前言

从北京首钢到广州龙狮,原本以为林书豪会在广州迎来生涯第二春,毕竟广州队的主教练郭士强可是一位知人善用的好教练。从2020年执教广州队开始,郭指导在用了不到两个赛季,就把广州队这支弱旅打造成一支球风强硬、敢打敢拼的一支季后赛球队。加上广州队还有一位全明星后卫陈盈骏,广州队有了林书豪的加盟,两大全明星后场组合势必能带着广州队打出不错的成绩。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开赛三场比赛,广州队1胜2负,而唯一赢得一场比赛还是实力较弱的四川队。

而满受球迷期待的林书豪三场比赛下来林书豪场均4分1篮板0.5助攻!除了在第一场比赛出场了13分钟,第二场只打了4分钟,第三场直接被郭士强弃用。有球迷可能会说是林书豪没得到太多机会,事实真是如此吗?为什么郭士强愿意用同样表现不佳的小外援梅森都不愿意用林书豪呢?要知道林书豪的防守要比梅森强很多。

在看完林书豪出战的这两场比赛之后,我想到了这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同鸡肋来形容如今的林书豪。

这句话我并不是在贬低书豪,我换个说法你可能会更加理解。如果是林书豪是一名国内球员,郭士强恨不得让他打满四节,而他的场均数据也不会低于15分5助攻。

但尴尬的就是他在CBA的身份就是一名外援,而林书豪一旦上场,面对的都是对方的小外援或者是国内顶尖的后卫。这就让林书豪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因为林书豪曾经最拿手的两大优势已经不在了。

1.启动速度优势不再

看过巅峰时期林书豪打球的都知道,林书豪是一个非常善于突破的球员,而且林书豪的第一步启动速度非常快。10年参加选秀时林书豪曾力压沃尔成为那届选秀球员中启动速度最快的球员。身高1.91米体重91公斤的林书豪在NBA后卫球员中对抗性丝毫不差,再加上启动速度的优势也让林书豪最终在尼克斯上演“林疯狂时刻”。但后期林书豪左膝遭遇十字韧带撕裂,右膝又在17年遭遇髌韧带断裂的严重伤病。

这两次大伤也让书豪失去了原来的爆发力,虽然在林书豪第一年加盟首钢时依然能打出场均20+5+5的数据,但随着年龄增加,去年又遭遇新冠疫情(林书豪因为确诊新冠去年暴瘦9公斤),今年已经34岁的林书豪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突破能力,这也导致他的进攻效率很低。

2.裁判吹罚规则的改变

前面说到,林书豪是一位毕业于哈弗的高材生。所以他的球商非常高。他经常能利用自己的突破要到犯规,这也是前几年一直能在NBA生存的原因。而今年随着男篮在国际赛场对于裁判吹罚标准不统一,这也让篮协看到了差距。于是乎篮协今年也要求CBA在联赛中鼓励球员对抗,这也让很多擅长造犯规的球员一下子很不适应。这其中就包括林书豪在内,据统计林书豪第一场比赛只造了两个犯规,第二场一次。没有了爆发力和突破造犯规这两招,也几乎折了林书豪的两个臂膀。

3.投射能力的短板再次被放大

上面说到,裁判的吹罚尺度越来越宽松,这也是对进攻球员的得分的一种考验。但林书豪短板就在于投篮能力,林书豪在纽约尼克斯时期的助理教练阿特金森曾经这样评价林书豪:林书豪拥有NBA级别的控运能力和敏捷性,但投篮不太柔和,缺乏对细节的观察和耐心以及如何晃开大个子、如何吸引防守者等等。

这也从侧面说明林书豪速度和控球技术都是一流水平,唯独投篮能力不行。而即便林书豪来到CBA,投篮命中率最高的一个赛季只有49%,上个赛季只有42.3%,三分球只有33.8%和39%。在CBA这样的环境里尚且还不能达到NBA的水准,在如今的大个子都需要投三分的小球时代,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参考曾经的三双王威少因为投篮问题屡屡传出来被湖人交易的消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林书豪不能留在NBA的原因吧。

本赛季郭士强本来想用他和陈盈骏组成后场双能卫,但林书豪投篮的不稳定性也让广州队的进攻效率变得极低,第一场比赛广州队全场仅得59分。第二场郭士强果断变阵,采用上赛季老阵容,让陈盈骏单独带队打,这一调整效果也立竿见影。第二场对阵四川广州队不仅得到106分,而且陈盈骏更是砍下31分8助攻。这也是为什么第三场比赛郭士强宁愿多用防守弱的梅森都不愿意让林书豪上场。

林书豪还剩下多少功力?

虽然林书豪的缺点很明显,但以林书豪的经验和能力,在面对国内大部分后卫都有很大的优势。但关键就是林书豪每次上场,都是要面对对方的外援,而如果是遇到速度快、得分能力又强的那种小外援,那么林书豪在场时的投篮问题就是暴露出来。这又说到我开头说的那句话,如果林书豪不是一个外援的话,让他再搭档一名外援在场,那么他会是一名很出色的首发控卫。但目前这种情况显然不能实现,这也是林书豪目前所遇到的一个尴尬处境。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当林书豪上场时,郭指导给他配一些射手在场,组成CBA版的“一星四射”。不然以目前的条件,书豪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