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与毛泽东拍照“全家福”的前前后后,令人动容!

晨晨谈过去 2024-03-12 17:32:58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百年前,青年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发出世纪之问;百年后,世纪之问的答案清晰地写在新时代的答卷上。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重点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引发观众热议和口碑赞誉。

《问苍茫》重现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展现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深厚情感,还展示了当时革命斗争的残酷性和危险性。而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携着丈夫共同筹划“全家福”计划的场景,更是令人潸然泪下。

为了协助丈夫工作,杨开慧携两个孩子来到上海与毛泽东团聚后,提出了照一张全家福的请求,以满足她多年的心愿。面对温柔诚恳的妻子,毛泽东难以拒绝,还是去了,只是坚守党性的他只能远远地看着。调皮的小岸英站不住了,奶声奶气地喊:“爸爸,跟我们一起拍照。”并小跑上前拉着爸爸的手。

面对孩子的呼唤,妻子的期待,毛泽东那一瞬间动容了,他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决定陪他们拍这张全家福——这个瞬间,毛泽东有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担当。但最终杨开慧犹疑了,决定“不拍了”,只需要毛泽东陪自己“站一站”。在没有摁下快门的镜头中,留下了一家四口的身影。

这是他们一家人难得的温馨时刻,时间仿佛凝固了。随着“咔嚓”一声,这个家庭拍下了“全家福”。然而,最终的照片上却少了一位丈夫和父亲的身影。

拍摄合影时,毛泽东到底在哪里?他为什么缺席这张唯一的“全家福”?史料里没有记载具体的原因。这段拍照的过程,显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不但塑造了毛泽东真实而温暖的一面,也塑造了杨开慧作为革命伴侣对丈夫的理解。编剧的用心良苦,弥补了毛泽东缺席的遗憾,让这张不完整的“全家福”实现了另一层次的圆满。

《问苍茫》总编剧梁振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构思这场戏的时候,在场的主创都很动容,我几次看成片的时候都泪流满面。”观众看到这里的场景,也无不为之动容,泪眼婆娑。

据《毛泽东年谱》载,1924年2月中旬,刚过而立之年的毛泽东意气风发、风尘仆仆地从广州来到上海,除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外,还参与领导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住在三曾里。

同年6月初,杨开慧同母亲向振熙携两岁的毛岸英以及出生不久的毛岸青到上海,住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今茂名北路120弄7号)一处石库门老房子里,与他们同住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等,由三户人家组成,故名三户楼。当时没有户口制度,但住房必须有个户主,时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向警予为户主。

这里是五方杂处之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给自己的领袖及家属立下了严明的纪律:不许随便上街、会客、串门和照相,以免暴露。考虑到杨开慧母子初来上海,留个纪念也是人之常情,向警予行使了“户主”的权力,于是才有了这个家庭唯一留存的“全家福”。

在甲秀里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内,保存着这张特殊的“全家福”。这张没有毛泽东的“全家福”,生动诠释了毛泽东严守党的保密纪律的红色家风,也体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如今,步入甲秀里,一尊毛泽东与妻儿在一起其乐融融的铜像映入眼帘。竹林下,毛泽东坐在椅子上,手拿一本书,两岁的毛岸英承欢膝下,杨开慧抱着还在襁褓中的毛岸青。这样的时刻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殊为难得。旧居里这座一家人欢聚一堂的雕像栩栩如生,填补了“全家福”照片的遗憾,仿佛仍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当年的幸福时光……

下面,顺便说一下这张合影。杨开慧与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在上海合影,是她与孩子们最后的合影,也成为保留下来仅有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拍摄于1924年夏秋之间(具体时间不详),曾被权威书籍载为“在长沙合影”“在武汉合影”,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唯一记录杨开慧相貌的历史凭证(后来又发现了一张在广州的单人半身像)。从合影中将杨开慧头像“抠”出进行放大处理,而成为“杨开慧烈士遗像”和标准像,广为人知。

1978年3月8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题为《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的纪念邮票全套两枚,第一枚是《向警予烈士》,第二枚便是《杨开慧烈士》,其图案即是这张放大处理的半身照,遗容端庄、秀丽,着二三十年代妇女所穿白色衣服,显出勃勃英姿;背景衬以红色,寓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是千千万万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就是毛泽东铭记于心的“骄杨”的形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