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担子女养老责任?养老机器人将走入家庭,这个价位你能接受吗?

悬案龙探长 2024-05-27 08:36:39

信息源:本文撰写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放置于文章结尾处。

不少科幻影视剧里,都有过智能机器人的身影。它们既能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又能代替保姆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还可以时不时给主人提供情绪价值。

这,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动。

如今,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我国对于养老机器人产品研发正进入2.0时代。

它们已初步具备了转移辅助、照护与联络、看护辅助等功能,即将走入千家万户。

那么,养老机器人真的能代替子女和护工吗?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养老机器人出现的必然性

2024年4月,一篇名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引起大家关注。

50岁大学教授胡泳表示,自己85岁的母亲有极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他不得不抛下钻研半辈子的学术,投身家庭三年,成为母亲的专属护工。

然而他却表示“付出在增加,却只能换来距离死亡越来越近的亲人。”短短一句话道出世间多少无奈。

与胡泳有相同困扰的家庭成千上万,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摇摆不定,并且这份担忧和烦恼也必将会在未来覆盖到每一个家庭。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人数已经接近3亿人,在全国占21.1%,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不断减少的新生儿数量。

2023全年仅出生902万人,这个数据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当下老龄化社会的窘境。

更何况,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失智老人达到了4400万人。

为了照顾老人,子女们被迫夹在事业和孝顺中间。

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会衍生出诸如看护老人的养老院、护工等工种和产业,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会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请住家护工。

但另一方面,由于护工在传统观念中就是伺候人的,再加上要帮老人清理、洗浴等,令无数年轻人望而却步,护工市场人才缺失,增加了老龄养护工作的难度。

而且,养老院也未必是安心的庇护所,据2018年欧洲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70%的养老机构都虐待过老人。

2021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张某某被家人送到养老院,结果就时常被护工罗某某扇耳光,遭受暴力殴打。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将信任交托给养老机构和护工,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已经组建了新家庭,需要照顾下一代,另一方面是工作紧张,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

2020年中国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显示,全国只有不到15%的子女愿意亲自照顾老人,其余的人更倾向花钱买养老服务。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老年群体市场的需求就更加迫切,而养老机器人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全方位、深度的解决未来养老问题。

机器人功能和行业现状

其实早在1984年美国就有一款养老机器人问世,它拥有自主导航功能,能完成送食物、送药的指令,率先打开了智能化养老的市场。

此后,日本、中国也将养老机器人技术发展列入蓝图中,推动人工智能快速融合养老行业。

目前从市面上来看,养老机器人分三大类,分别是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但它们的起步时间并不相同。

康复机器人是最早诞生的一款,大多以辅助失能失智老人完成康复训练为主,护理机器人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能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包括排泄、饮食和健康监测等。

陪伴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起步最晚,但相较于前两者,它的功能也更加全面,包含娱乐、护理和安全功能为主的家用机器人,甚至能帮忙做家务。

比如杭州某公司研发的养老机器人阿铁,它兼具娱乐、护理等多功能服务,并在2016年被当地社会福利中心购入了5台,主要工作是监护养老中心的病人,和老人聊天、定时提醒吃药。

老人如果感到无聊和孤独,它就会提供唱歌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服务,积极地调动老人情绪。

它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活力,浑身都充满着正能量,仅仅是简短的对话聊天就能让人感到舒适和快乐,而这种高情绪价值的提供是护工所无法代替的。

它整体不足1米高,充满电后能连续待机71个小时,外表看起来也没有电影中冰冷的机器人那样可怕,反而像一个邻家小孩,很容易就能拉近和老人之间的距离。

阿铁的存在弥补了老人和家人之间“断联”的亲情,不仅如此,它还能够实现远程医疗,就像半个医生守护在身边,给了老人很多安全感。

这不禁让人想起奥斯卡获奖的催泪短片《更换电池》,短短15分钟的内容,全部是老奶奶和机器人的故事。

两个并不是一个体系的生命互相守护,机器人为老人送去晚年的陪伴,老人则给了机器人家的温暖。

所以即便现有的机器人还无法像人类护工一样做更复杂的事情,但它还是会成为代替子女最好的陪伴品。

有数据显示,以智慧型养老机器人为主的行业产需求量从2021年不到1万套,到2022年直接突破1.55万套,同比增长了74.2%。

同时市场规模也达到了8.52亿元,向世人展现了智慧型养老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力。

事实上,国内政策早在2021年就已经发布了支持智能养老发展的方案,到了2023年,国家又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其中也多次提到要将智能科技产品应用于养老服务中。

此外,在两会期间,智慧养老,科技助老等话题也频繁出现。

其中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就提出应当支持陪伴型养老机器人的研发,让它们走千家万户,惠及更多老人。

有了政策的扶持,未来养老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指日可待,不过,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在于养老机器人的价格,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养老机器人均价在5.49万元一套。

而康复或护理机器人的均价在70万元左右,一般只能在康复机构或企业中能看到。

康复机器人之所以贵,和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有关,因为它执行的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周密的计算。

比如有的康复机器人会为遭受脊髓损伤等老人做康复训练,但它首先要获取大量的数据,还有指标体系。

而且还要解决长时间续航和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再加上后期的维护工作和耗材,成本价只高不低。

不说家用的康复机器人,光是康复中心购入一个外骨骼机器人,其单价都在10万左右。

然而相比国外,国内养老机器人无论是销售还是产量依然不算最高,其中,昂贵的成本价是原因之一,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也让养老机器人落地的难度增加。

未来机遇与挑战

北京市师范大学的心理部就针对2000多名老年人进行了访谈,根据最后统计结果得知,大多数的老人都觉得自己很孤独,有被爱的需求,同时也有爱的需求。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老人需要近似于人类互通的感情,但机器人虽然能够对老人的需求做出回应,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共情,这就导致养老机器人不够人性化。

比如养老机器人阿铁,杭州福利中心在使用了它几年后表示它虽然能搭载医疗辅助和护理、娱乐功能,但比较有局限性,只能唱唱歌。

而且在和老人交谈的过程中,老人如果普通话不是很标准,阿铁就会误解老人的意思,沟通有门槛。

这和现在大部分机器人的问题都很相似,自主性不强,并且语音识别系统也不够精确,所以即便能积极互动,也无法满足大部分老人的需求。

此外,使用机器人还要预防它的危险性,即操作问题,比如2023年一名韩国男子在检查传感器时就被机械臂误认为是产品挤压,导致其死亡。

那么如果是养老机器人,就更应当设置安全锁,防止因为误操作或其他不可抗原因发生的意外。

其次是信息安全问题,养老机器人是智能化产品,它需要获取大量的个人信息才能更深入照顾老人日常的生活。

但个人信息中含有大量隐私信息,如果被泄漏或恶意使用,会造成很多麻烦,这对研发技术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因此,养老机器人虽然充满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但依然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比如价格高昂、缺少人性化和安全性。

不过,虽然目前有大部分人对养老机器人持有质疑态度,但相信未来一旦完成了技术突破,它的爆发力定会势不可挡。

根据国家发布的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相关的养老产业也会越来越多,老龄人将会成为未来市场中消费潜力最大的人群之一。

而作为依托医疗、康复、陪伴服务的养老机器人,未来将会成为老年人大健康产业的主力军。

科技企业可以试图打造以健康为主的产业链闭环,从而发展出新的智慧养老产业模式。

根据现在青壮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和行为模式预测,未来退休后,他们购买智能设备辅助养老的能力和意愿也会更强。

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在此过程中调整方案优化产品,顺应时代的变化和目标群体的需求。

结语

目前人机之间的融合正在发生,未来势必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帮助人类承担家务和养护老人的工作。

且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相信未来有一天,养老机器人也能和手机、电脑一样打出平民化的价格,惠及千家万户。

参考资料:

海报新闻《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老年人有了“新朋友”,银发经济迎来新机遇》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163188528327940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辽沈晚报《教育、养老、医疗、服务领域有望出现更多机器人》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7715980879544890/?channel=&source=news

0 阅读:0

悬案龙探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