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抗冻覆膜,北方早春种植,营养元素分析,回乡大学生谈

大毛说三农 2025-02-24 05:56:00

番茄抗冻覆膜,北方早春种植,营养元素分析,回乡大学生谈

在北方的早春,种番茄可是不少农民伯伯心头的事儿。像咱回乡的大学生,对这事儿也挺关注。番茄这绿植呢,大家都知道,它能开花结果,果实酸甜可口。可北方早春的天儿,老是忽冷忽热的,这可愁坏了种植户。

就说华北地区吧,那地形有不少平原,还有点小山坡啥的。很多农户家里有几亩地,就想着种点番茄,可早春的时候,温度低,寒潮时不时就来串门儿。很多菜苗子就扛不住冻,死了不少。我有个同学家里在河北种了不少番茄,他跟我说,有一年早春,因为没做好防冻措施,眼瞅着小番茄苗要长起来了,一场冷空气就给打得七零八落的。这可损失不小啊,全家人的辛苦差点就白费了。

其实啊,咱可以给番茄苗覆膜来抗冻。就像给小娃娃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这个覆膜的时机很关键,一般来说,在播种后大概是3天到5天的时候就可以准备覆膜了呢。要是覆膜晚了,小苗已经受到冻害了,那可就白干了。咱北方的土,那是有特点的,到了早春,土壤里的温度还比较低。覆膜能很好地给土壤保温,让土壤里的热量散失得慢些。我有个回乡创业的学长,在东北那块地种番茄,他就说,刚开始的时候没弄明白这覆膜的门道,在辽宁那疙瘩,早春的温度比河北还低一点,他按照老经验来,结果苗子没长好,后来赶紧找专家问了,才知道了正确的时间和方法。

说到这,不同品种的番茄也很不一样。像常见的粉果番茄,果实的颜色就是那种淡淡的粉,口感软甜,适合直接吃也能做番茄炖牛腩。还有紫果番茄,可就冷门一点,这紫果番茄的营养价值很高,里面花青素的含量比普通番茄多不少。不过紫果番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好像有点小问题,在北方早春种植的时候就得多费些心思。另外,还有樱桃番茄,果实小小的,像樱桃一样,酸酸甜甜的。这几种番茄在种植的时候对温度的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粉果番茄比较耐热一点,紫果番茄比较怕晒,樱桃番茄需要的光照时间就不能太短。

咱这北方早春的时候,光照时间也不是很够。一般从上午9点多太阳才出来,到下午4点左右就可能阴天了。这对于番茄的光合作用可有点不利。在办公室待着的人可能会觉得,光照不够就不能开花结果,其实不是完全这样。像在农村的阳台上种番茄苗,虽然阳台的光照时间不固定,但如果能找个小镜子,下午阳光比较弱的时候,把镜子对着番茄苗的方向,也能让番茄苗多吸收一会儿光。

覆膜之后呢,还得分阶段去看苗子。差不多种上15天左右的时候,就得经常去地里瞅瞅。看看膜下有没有积水,如果有积水,那可容易把苗子的根给泡烂喽。我邻居大爷就很细心,他在山东种番茄的时候,就每天早晚各去看一次。有一回,他发现膜下有两个小坑有积水,赶紧就给戳了个小眼儿把水放了,这才保住了苗子。

咱们再来谈谈营养元素的问题。番茄生长需要氮、磷、钾这三大元素,这就像人吃饭一样,少了哪样都不行。氮能让番茄的叶子长得绿油油的,要是氮元素不够,番茄叶就发黄,就像人营养不良脸色发黄一样。磷元素对番茄的根系发育、开花结果都很重要,在花期之前多给点磷肥,番茄结果就又多又大。钾元素呢,可以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和果实的甜度。我认识的几个种番茄的老乡,他们开始的时候不懂这些,就瞎施肥。在河南老家,有户人家把氮肥撒多了,结果番茄叶子长得跟蒲扇似的,可果实却长得又小又酸,后来还是村里的技术员给指导了一下才好起来。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比如福建,那里早春的温度比北方要高很多,土壤的条件也不一样。福建有些山坡地种番茄,不需要这么早覆膜。他们在种植的时候更注重排水,因为那边雨水多。而山东那边的土壤相对比较肥沃,种出来的番茄果实又大又红。这就是地域差异带来的不同种植方式。

咱回乡大学生在了解这些种植情况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在陕西的一些农村,有个农家乐,他们在院子的阳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番茄。游客来的时候,看到那些番茄就觉得很新鲜,还能当场摘了吃。这种在居家场景或者农家乐这种半居家半旅游场景下种番茄,除了要考虑品种和营养,还得考虑美观。他们种了好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番茄,在上面还搭了个架子,让番茄的藤蔓顺架子爬。从远处看,那简直就是一个红色的小瀑布,特别好看。

另外,我们还可以和办公室里的发财树比较比较。发财树啊,看着好看,长在盆里规规矩矩的,它对湿度和光照的要求就和番茄不一样。发财树不能太湿,水多了就烂根,而番茄只要排水好,就需要充足的水分。而且发财树怕冷,到了冬天得小心翼翼照顾,而番茄呢,要是环境合适,北方早春也能长得挺好。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在河南郑州的咖啡厅里种了一小株番茄。那咖啡厅光线有点暗,可他为了这株番茄,专门装了补光灯。结果那番茄长得虽然不高,但是果实却很饱满。这又说明在特殊的环境下,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也能种出不错的番茄。

再说说回乡种植番茄的意义吧。对于农村的人来说,自家种些番茄,吃着放心。而且如果种的好的话,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增加点收入。像在四川一些偏远的山区,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里的老人就守着几亩地。如果把番茄种好了,不仅能改善生活,还能让那些年轻人回来看到家乡的发展潜力。

我有个发小在陕西农村,他以前出去打工。看到村里种番茄越来越困难,就回来学习了种植技术。他发现以前村里种番茄覆膜的宽度都不合适,他回来改进之后,番茄苗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这就说明啊,虽然我们觉得种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事,但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想在自家的居家环境种点番茄,像在阳台这种小空间里。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选适合的品种,也不知道怎么照顾。比如说,在北方的卫生间窗户那里,光照时间短,温度还低,这时候种番茄就得选那种耐阴耐寒的品种,而且浇水也得特别注意。我有个同事,他在北京的家,卫生间窗户就种了一株小番茄,因为他没有控制好水分,结果番茄苗就烂根了。

总之呢,北方早春种番茄是有很多技巧和学问的。不管是在大片的农田里,还是在自家的居家小角落,或者是旅游景点的小院子里,每个环境都有不同的需求。那我就想问大家了,在你们身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番茄种植故事呢?或者你们如果在北方早春种番茄,你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