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革命的结束:法国民众的革命为何逐渐冷却?

简墨水 2025-02-11 19:36:43

法国大革命的最后时期,也就是从1794年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被处死,到1804年拿破仑称帝,这中间的10年。今天不少历史书对这段时期讲述得非常简单,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此之前是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时期,在此之后是帝制时期,之前和之后都属于剧烈变革的大时代。而中间这10年是过渡期,显得很平淡,就被忽略了。

但要历史是连续的,不可能从一个时期一下就跳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期。这中间的10年时间里,法国社会的变化,反映出法国人对自由和民主的反思。这段时间过后,法国民众逐渐放弃激烈的革命,甚至接受了拿破仑的帝制统治。是什么让大革命前期激烈渴求自由和民主的法国民众,愿意再次接受帝制统治和阶级差异呢?这10年间法国民众的思想都有什么样的变化?

01

热月政变与法国政治力量的重塑

在探讨法国大革命最后十年的发展之前,我们必须先回顾革命至此的进展,以便更好地理解法国民众随后的思想转变。

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而所谓的“热月党人”并非事先存在的阴谋集团,而是后人根据政变发生的时间对所有反对罗伯斯庇尔的政治力量的统称。这些力量之所以对罗伯斯庇尔的统治感到不满,源于雅各宾派掌权后不久,领袖马拉被暗杀,随后其他主要领袖也被处决,使得罗伯斯庇尔成为法国革命的主要领袖。他依赖军事和银行力量,对内部人员不信任,试图控制它们,并采取了血腥手段,逐渐在民众心中由革命者转变为“暴君”和“怪物”,民众对雅各宾派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支持转为恐惧和厌恶。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互不交集的政治力量开始联合起来,密谋推翻罗伯斯庇尔。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人甚至曾是罗伯斯庇尔的同事,他们担心自己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因而加入了反对罗伯斯庇尔的行列。可以说,是罗伯斯庇尔自己的行为将他的敌人团结起来。

1794年法国共和历的热月8日(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上发表讲话,抨击“敌人”和“阴谋者”,由于未指名道姓,使得所有人都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从而促使反对者们策划逮捕罗伯斯庇尔。次日,罗伯斯庇尔的亲信在国民公会上作报告时,反对者们高声打断并计划逮捕罗伯斯庇尔及其追随者。最终,由保罗·巴拉斯领导的军队成功抓捕了罗伯斯庇尔及其党羽,巴拉斯的手下包括后来统治法国的拿破仑。

热月党控制国民公会后,颁布了《共和三年宪法》,确立新立法机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元老院,下院为五百人院,由元老院选举出5名督政官组成督政府。这一宪法保障了法国的民主制度。尽管保皇党在10月发动了“葡月政变”,但政变在两天后被拿破仑镇压,拿破仑因此成名,督政府的统治得以继续。

02

督政府时期:法国大革命的稳定与军事扩张

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督政府时期,社会逐渐步入相对稳定,国家基本实现了宪政状态,结束了全面的暴动和大规模屠杀。这一时期,法国民众在经历了剧烈的革命动荡后,开始渴望恢复法律和秩序。

在国会中占据多数的是政治中间派,即热月党人,他们既不支持保守的保皇党,也反对雅各宾派中的激进派。督政府对不同政治派别间的激烈冲突进行了镇压。由于热月党人控制的督政府政权并不稳固,军人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步控制了政权。督政府领导人保罗·巴拉斯是军人出身,他提拔了当时还是其下属的拿破仑,使其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1797年夏季,保皇党分子在选举中获胜,导致督政府运作困难,开始策划打击保皇党。同年9月4日,督政府命令拿破仑发动“果月政变”,推翻了保皇党的国会,督政府基本上变成了军政府。

督政府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以此获得民众支持,稳定政权。在这段时间里,法国军队北上占领了尼德兰七省共和国,建立了傀儡的巴达维亚共和国;南下占领了西班牙领地;东进打败了普鲁士王国,迫使其求和。这些军事胜利增强了督政府在国内的威信。

督政府和拿破仑依靠战争赔款支撑战争,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间接地将欧洲乃至东方的财富转移到法国。关于法国的这一系列战争,历史上的看法各异。一些人认为法国进行战争是欧洲君主扼杀大革命成果的必然反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法国大革命催生了一个极具扩张性的军事强国,破坏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维持的欧洲和平。

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法国不断取得军事胜利。到了1799年,欧洲各国利用拿破仑身陷埃及-叙利亚战争之际,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在欧洲大军逼近法国的情况下,法军节节败退。拿破仑只得与英国签署合约,返回法国。

雅各宾派和保皇党都试图拉拢拿破仑,他与西哀士等政治领袖结盟,发动了“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和国会,实际掌控了法国。拿破仑通过《共和八年宪法》,建立了以他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府,设立元老院、护民院和立法院,类似于古罗马的政治架构。这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追求人人绝对平等的法国大革命正式结束,法国转变为一个认可阶层差异但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

03

法国民众对新宪法的支持与拿破仑时代的开启

法国民众对于新宪法的态度出乎意料地积极。1800年2月7日,法国举行了新宪法的全民公决,官方公布的投票结果显示,赞成票高达3011007张,反对票仅有1562张。尽管历史学家推测实际的投票结果可能是155万票赞成,几千票反对,但无论哪种估计,赞成者都占据了压倒性多数。

随后,拿破仑实际上逐渐成为了法兰西皇帝。这一角色与波旁王朝的绝对君主有所不同,拿破仑的权力更像是在宪法和议会框架下的古罗马式皇帝。

法国民众在督政府统治后,为何逐渐放弃了对绝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转而支持一位皇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民众在经历了剧烈变革后的思想转变,他们更加渴望建立一个稳定的国家。

在法国大革命的前三个阶段,民众对平等和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态度日趋激进。然而,他们逐渐意识到,推翻了路易十六和旧贵族、教士后,并未获得预期中的自由和幸福,反而遭遇了更加专制的统治,自身权利更无保障。

因此,法国人对革命的热情开始减退,对秩序和安全的渴望超越了对平等的追求。他们认为,国家需要一个能够保障外部安全和内部稳定的领导者。在自由和平等的诉求得到一定满足后,法国民众开始接受相对集中的权力,并期待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04

总结

在法国大革命的最后10年,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之后,法国由督政府掌权。但由于督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固,内部面对反对势力,外部面临反法同盟。而此时经历动乱多年的法国民众开始重新渴望稳定的国家和秩序,因此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法国大革命的民主也随着拿破仑的称帝而结束。

(END)

0 阅读:0

简墨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