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菲律宾偷回一根藤,养活清朝三亿人,至今人人都在吃

历史教堂 2023-06-08 11:53:24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到的食物,都是有着历史来源的;就比如我们经常吃的大米,它是中国人的主要主食,根据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大约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种植稻米来食用。

除了大米之外,红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红薯又被称作为“番薯”,“番”这个字有国外、或者外族的意思。红薯之所以被称作为番薯,意思就是番薯本就是从国外引进入中国的,因此才被叫做“番薯”。

说实话,番薯能引进中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其中的艰难险阻,常人难以想象,是明朝时期,陈益冒着生命危险方才引进入国内的。

那么,他究竟是冒着怎样的生命危险,才将番薯引进入国内的呢?

陈振龙,他被誉为“番薯之父”,(约1543年—1619年),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青桥村人。

陈振龙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但后来参加“乡试”却没有考中,于是决定弃笔从商,成为了一名商人。他还跟随众商人,前往吕宋经商。

吕宋是一个古国名,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即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明代称之为吕宋。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这里就称吕宋为菲律宾。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 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

这时候的菲律宾,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陈振龙来到菲律宾后,看到这里的人都食用一种食物,也就是甘薯;这甘薯不但香甜可口,又能令人充饥,且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都可以吃;最重要的是,甘薯的产量非常高,若是能将它引入国内的话,绝对能养活不少人。

想到这里,陈振龙就对这些甘薯打起了主意;我们现在对陈振龙当初的心思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食物有商机、亦或者是真的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事情,这个我们不能随便揣测。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人能吃上这么可口的食物,还真要感谢一下陈振龙。

陈振龙虽然想将甘薯引入国内,但当时的甘薯在菲律宾被视为“奇货”,严禁带其出境,若是被守关的发现,可能会直接被处死。

据史料记载,陈振龙为了将甘薯引入国内,经过了一番精心的策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

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航行,陈振龙终于在五月下旬回到了福建厦门,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甘薯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不管是生着吃、煮着吃,都十分香甜可口,遂很快就向内地传播了开来。由于甘薯是从国外引入进来的,人们就将甘薯称作为番薯。

此后,陈振龙的子孙后代,到了清朝时期,又将番薯引入到浙江等地,一传十、十传百之下,番薯很快就被大众人所熟知。

到了乾隆年间,官方开始提倡种植番薯,由于朝野上下推广积极,番薯很快就遍布了全国。当时的清朝大约有三亿人,也就是说,这番薯的产值足足养活了全国人。

在现代,番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食物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应该吃过。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 阅读:46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