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那会儿,咱们国家差一点儿就在一分钟内失去了西南那片重要的后方地带,你猜怎么着,当时发生了啥大事?
日军一大队人马大摇大摆地从缅甸出发,朝着咱们国家的云南猛扑过来。可那时候,云南那边守着的军队人数少,武器也落后,根本比不上早有准备的日军。就这么着,没过多大会儿,云南就被敌人给占了。情况紧急,要是再不派兵去挡着日军进攻,那整个西南后方就都要被小日本给占了。现在华北华东的抗日战斗正打到紧要关头,要是西南再丢了,那咱们的抗日队伍可就前后都被敌人包围了。
这时候,国共两党已经联手抗日,国民党军队调了一部分人到云南,他们盯上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心想:“只要拿下这儿,战局就能翻盘。”日军那么狡猾,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地方有多重要?他们在争抢这个重要位置时,又在琢磨啥坏点子呢?咱们军队得咋应对,才能把他们那坏计划给破了?【日军进攻缅甸,发动缅甸战役】
日本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于是突然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但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乱子。这一搞,他们原本就困难重重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美国一看,立马加入了二战的东亚战场。这时候,日本虽然占领了缅甸和中国的一些地方,但实在是力不从心。可那些已经到嘴边的肥肉,日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吐出来呢?
1941年的时候,日本政府琢磨了一阵子,决定要往缅甸那边继续打过去。他们的目的是想拦住美国通过缅甸给中国后方送物资和装备的路。而且啊,缅甸那儿的好多资源,日本也是眼馋得很。为了在中国战场上加强自己的力量,日本非得把缅甸全占下来,把资源都攥在手里不可。这时候,日本虽然兵力吃紧,但还是硬着头皮,豁出去了,直接跟英国杠上了,抢起了缅甸这块肥肉。
新航线发现后,英国成了头一批去海外扩张的国家,它急着抢占地盘,想把生意做到全世界。于是,英国就把目光转向了东亚那些不太发达的地方,缅甸也没能逃过这一劫,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缅甸这个地方,地大物博,人口还多。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它一直不停地用自己的资源养着整个英国。就这么被英国疯狂地抢夺和占领后,英国慢慢变成了世界上的老大,实力特别强,绝对不能小看。
二战的战火席卷了整个世界,欧洲那边打得不可开交。英国也被拖进了这场大战,只能一门心思扑在欧洲战场上。对于他们在海外的那些殖民地,英国倒是挺放心,毕竟谁会傻到去跟当时的世界老大抢地盘呢?日本以前当过殖民地,但明治维新后,他们就像变了个人,野心越来越大。他们不去想殖民统治给其他国家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反而一个劲儿地鼓吹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也开始学着别人到处扩张。英国呢,一开始根本没把日本当回事儿,结果就给了日本钻空子的机会。
1942年开春那会儿,英国正忙得没空管东边,日军瞅准时机,一头扎进了缅甸。他们动作飞快,没多久就把缅甸那些关键的飞机场都给占了,这样一来,英国想往缅甸增兵都难了。不光如此,日军还玩起了心理战,到处跟缅甸老百姓说他们的“大东亚共荣圈”,把自己说成是来救缅甸这块殖民地的“大英雄”。这么一来二去的,缅甸就被日军给轻松拿下了。
这时候,英国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后方资源储备地被人给抢占了。可他们正被欧洲战场的战事缠得脱不开身,再加上英国离缅甸老远了,根本顾不过来。于是,英国政府就找到了国民党,想让蒋介石出兵去缅甸,跟日军对抗,挡住他们的进攻。日本野心勃勃,一听说国民党军队要去缅甸,心里就开始琢磨,看能不能找机会打进云南。他们老在边境那边试探来试探去,后来,滇缅铁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觉得,要是把滇缅铁路给截了,咱们国家的物资供应线可就断了。
1942年4月30号,日军炸了滇缅铁路,不让外面的人马给我们帮忙。之后,他们就大规模往云南打过去。芒市、龙陵、遮放这些地方,一个接一个被日军占领,老百姓没了家,只能到处逃难。【巧炸惠通桥 成为历史转折点】日军打进了云南,咱们驻守在那儿的军队,得怎么跟那些比自己强大好几倍的敌人斗,才能保住咱的家园呢?
看着自己一路势不可挡的队伍连连赢仗,日军头头开始琢磨,咋样能在咱们地盘上整出一条路来,专门给运重型坦克用,好给到处打仗的日军队伍送补给。所以,惠通桥就成了日军非夺不可的关键地方,他们到处宣扬要拿下惠通桥。与此同时,我军将领也盯上了这个重要位置,火速往那儿调兵遣将。
云南地形特别复杂,到处都是陡峭的山崖,怒江大峡谷就在那里横亘着,天然就形成了道难关,挡住了日军的路,同时也成了我们阻挡日军的关键地方。要是想过怒江大峡谷,那就非得走惠通桥不可。国民党那边管惠通桥的守卫的叫张祖武,他是宪兵队队长。因为畹町那边守不住了,国民党军队正撤退呢,路过这儿,一看惠通桥太重要了,就留下了一队宪兵和一队工兵,以防万一。
惠通桥因为年久没修,加上云南地形复杂又危险,工兵队在这里驻扎能看着情况来处理,要么加固桥梁,要么直接拆掉。那时候,国民党军队的将领撤退时,心里头怕日军会占了这座桥,用它来运兵送物资。所以临走前,他们跟张祖武说了,要是碰到紧急情况,二话不说,直接把桥炸了就行。
张祖武心里早就有数,光靠他们这两拨人根本挡不住日军的攻打,所以他早早就让工兵队在桥接的地方埋好了炸药,以备不时之需。张祖武下令,桥上走过的每个人都得仔细盘查,就怕有日本佬穿着便装混进来。他自己也站在一旁,眼睛紧盯着来回走动的路人,一刻都不放松。
1942年5月4号,日本飞机炸了保山,一下子冒出好多难民,大家都急急忙忙打包东西,往安全的地方跑。他们边跑,日本飞机还在头顶上转圈圈。惠通桥上人太多,根本挤不下,结果好多难民都掉河里了,桥上乱成一锅粥。1942年5月4号夜里,两千多个日军打扮得跟难民一样,溜达到了怒江旁边的惠通桥。他们混在撤退的国军里头,谁也没瞧出来是日军,大伙儿都急着往桥那边逃,想去昆明那边。
这时候,一辆轰隆隆响的大卡车从桥的另一头逆着道开了过来,被桥上的守卫给拦下了。卡车司机非但不配合,还硬气地说自己跟云南王的三公子熟,接着就对守卫骂骂咧咧,还威胁他们。守卫一听,火就上来了,直接给司机来了两巴掌。这桥本来就窄,这么一闹腾,大卡车的车头就跟另一辆迎面而来的卡车撞上了,大桥立马就堵得严严实实。
张祖武下令让守兵直接把卡车推到桥底,这一做法惹恼了卡车司机,他在桥上开始耍赖胡闹。张祖武看到了,可没惯着他这毛病,结果司机就被守兵开枪打死了,尸体被扔到了一旁。为了搞定桥上那乱糟糟的场面,张祖武掏出手枪,朝天放了一枪。可没想到,这一枪反而让大伙儿更慌了,都尖叫起来。惠通桥上的绳索也开始疯狂摇晃,没办法,张祖武只好又开了一枪。
在远处假装难民的那些日军,压根不知道桥上具体咋了。张祖武开的那一枪,让他们误以为装难民的事儿露馅了,以为中国军队会提前动手抢惠通桥。所以他们赶紧不装了,结果惠通桥上立马就响起了乱糟糟的枪声。这枪声来得太突然,把张祖武吓得一哆嗦。愣了一秒钟后,他立马反应过来,心里琢磨着这应该是日本兵开的枪。紧接着,他赶紧招呼所有守兵提高警惕。在这紧要关头,张祖武毫不犹豫地拉响了导火索。
日军以为行踪败露,气势汹汹地往大桥冲,可还没踏上桥面呢,惠通桥就被炸了,桥身猛地被掀翻,绳索断裂,整个桥坠入江中,边上的日本兵全掉进了怒江里。惠通桥崩塌后,日本军队就很难继续向云南进军了。就这样,国军和日本军队对峙了整整两年,日军始终没能跨过来,让咱们避免了不少损失。说起来,就差那么一分钟,张祖武在那短短一分钟里改变了历史走向,这事儿被历史学家称为“历史转折的一刹那”。【立下大功反被抹去姓名】
张祖武干了件大事后,国民政府给了他300两黄金,还发了个三级云麾勋章。按说,他应该得到大奖赏,但问题是他家境不好,在军队里也没啥背景,就是个平平常常的小兵。结果呢,报军功的时候,他的领导马崇六把他的名字给替了。
之后,萧毅肃和林蔚接替了马崇六的位置,而张祖武只从云南政府那儿拿到了一枚纪念章外加1000块钱。在军队里的时候,张祖武老被队友排挤,所以抗战一结束,他就决定退伍了。张祖武退伍后,回到了故乡长沙,自己动手办起了小学和中学,换上了长衫,当上了教书先生。1950年那会儿,张祖武遭遇了镇反运动,不幸丢了性命。过了好些年,张祖武的案子终于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
张祖武是个民族救星,那时候他啥也没捞着,但咱们现在还记得他。他在关键时刻,一分钟内就把日本的阴谋给破坏了,真是个烈士。在打仗的那些年里,好多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的名字根本没人记得,有的甚至死了连个碑都没有立。但正是这些无名之辈,一点一滴汇聚成了新中国的胜利。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得打心底里尊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