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霸”王安石

法律那些事儿 2022-08-17 15:08:45

“文霸”王安石

王安石和苏轼同为代表古代散文最高成就的八大散文家,至于两个人文学成就谁排名更高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挺王派”与“挺苏派”争论不休,也没有达成共识。

不过,按照鄙人的看法,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你随意读读王安石的作品《登飞来峰》和《伤仲永》,再读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高低输赢立见高下。

还用说吗?你随便叫个老太太或者三岁顽童听听,就知道苏轼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西北望,射天狼”的宽阔胸襟气势磅礴,那王安石的文章还叫文章吗?

谁敢否认苏轼的文笔绝对要比王安石领先好几条街呢?

然而,在北宋王朝,那时的人们可是人人学习王安石著作,人人模仿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家家户户把王安石的文章当做宝贝。

那时的苏轼的文章遭到了空前冷落。

这不是当时的学子不识货,也不是认为苏轼的文章不如王安石,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面掺杂了权力因素。

为啥学子们争先恐后学习王安石的文章呢,为什么时人把王安石的狗屁文章当成香饽饽呢。

关键原因,王安石是当朝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宰相,每年的科举命题人是王安石!

这就是不中文章中考官!

王安石命题,你不学王安石写作风格,你学习苏轼的文笔,你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

大家全明白了,正因为,王安石的官职在哪里,命题人王安石就决定你一生的幸福,权力的达摩斯之剑就在那高高悬着呢,你不学习王安石的文章你学习谁的呢?

比如,假设让鄙人负责明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鄙人写的狗屁不通诘诎聱牙的破烂文章,大家也都会当做“圣经”来学习。

啥叫社会现实,这就是社会现实。

由此可见,那些认为王安石比苏轼文笔高的,完全是违背良心的胡说八道。

与其说王安石文采比苏轼好,不如说是王安石的宰相身份和科举命题人身份权力大。

就是凭着显赫的官职和得天独厚的科举命题人身份,北宋时代,老百姓违心认可了王安石的文坛第一人的地位。

那时候,大家怕王安石,违心拥护老王,今天,老王死了千把年了,你还违心地说苏轼不如王安石,你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记得有一次听高中语文课,一位女语文老师也认为王安石文采比苏轼强,还列举了《醒世恒言》中的文章《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例子。

说实在的,平民百姓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

你作为教书育人十几载的语文老师,莫非连普通群众也不如吗?你的书读到腿肚子里去了?

说完王安石这个“文霸”,借花献佛,再说说活跃在某些单位的“教霸”!

某些单位有些职位显赫的教师,有人美其名曰“教师贵族”,利用权力大力实施“教八股”!

比如,有的单位备课必须固定模板和格式,讲课必须推行“五步三查教学法”,还特别强调,必须按照固定规定执行,否则后果自负!

好吓人的“后果自负”!,无非就是不按“规定动作”来,你的备课得分讲课得分就会很惨!

叶圣陶先生说“教无定法”,教学的原生态就是需要每个老师根据自身“自选动作”,类似的名言,天天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只要有利于教学,完全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思维,为啥偏偏像唐僧先生给孙悟空那样套上一个教学的紧箍咒呢?

据说,北宋时期,只要边境有外敌入侵,将军出征前三个小时才会被通知去领兵打仗,所统帅的兵不还是自己部下,这叫“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害怕带兵将军临阵造反。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每次出征打仗,将军必须按照皇帝给你画好的阵图排兵布阵,否则也是后果自负!

也就是,按照皇帝的阵图打仗,即便全军覆没,你作为统兵将军不负责任,如果你不听指挥,擅自改变部署,打了胜仗也要治罪!

这样的打仗法,要不输才怪呢。

那么,一线教学,人人必须服从某某模板,必须服从某某“教法”,必须服从某某“教霸”的“规定动作”指挥,只要有人有“异端”,马上一棍子打死,用“后果自负”来恐吓,人人处于教学的“惴惴不安”中,又如何能把教学搞好呢?

2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