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在这个时期,宫廷政治斗争激烈,权谋之争此起彼伏。其中,萧淑妃与武则天之间的恩怨纠葛,成为了宫廷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本文将深入探讨萧淑妃得罪武则天后,她及其子女的悲惨下场,以期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
萧淑妃其人萧淑妃,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是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她年轻时嫁给太子李治,受封良娣,深得宠爱。唐高宗登基后,她晋位淑妃,先后生育了义阳公主李下玉、许王李素节和宣城公主。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淑妃,最终却因得罪武则天而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与武则天的恩怨纠葛萧淑妃与王皇后之间互相争宠,两人都试图在唐高宗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起初,王皇后没有儿子,而萧淑妃则比较得宠,这使得王皇后对萧淑妃心生嫉妒。《资治通鉴》中说:“初,王皇后无子,萧淑妃有宠,王后疾之。”面对这一不利局面,王皇后意图通过策略手段削弱萧淑妃的地位,“(后)阴令武氏长发,劝上内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为了扳倒萧淑妃,王皇后暗中让武则天留发,并劝高宗纳武则天入宫。这一举动不仅未能达到王皇后的目的,反而使得武则天成为了宫廷斗争中的一股新势力。
武则天入宫后,迅速获得了高宗的宠爱。她善于观察宫廷局势,与宫人倾心相交,所得到的赏赐也分给她们。《新唐书》记载:“昭仪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由是后及妃所为必得,得辄以闻,然未有以中也。”因此,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一举一动,武则天必然知晓,并且都上报给唐高宗。这使得萧淑妃在宫廷中的地位逐渐动摇。
萧淑妃之废与死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这一诏书标志着萧淑妃政治生涯的终结。
在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打入冷宫后,李治曾经因为思念,去见过二人一次,“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这次见面,自然也逃不过武则天的耳目。并且因为这次见面,让二位妃子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资治通鉴》记载:“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这一残酷的刑罚令人震惊。在行刑时,“淑妃骂曰:‘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
从此,“宫中不畜猫”,唐宫中不许养猫。“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萧淑妃子女的悲惨命运除了萧淑妃本人遭受悲惨命运外,她的子女也未能幸免。“萧妃女义阳、宣城公主幽掖廷,几四十不嫁”。义阳公主李下玉作为萧淑妃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唐高宗的长女,在母亲失势后,被囚于掖庭宫。咸亨二年(671年),她下嫁翊军权毅。然而,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权毅因被诬陷谋反被杀,义阳公主也在权毅死后郁郁而终。
至于宣城公主。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载并不详细,但可以想象,在母亲和兄弟遭受不幸后,她的生活也必然充满了艰辛和困苦。
许王李素节是萧淑妃的另一个儿子,他聪明好学,深得其父唐高宗宠爱。然而,在母亲遭遇不幸后,他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素节被贬任申州刺史,后来在“载初元年,武承嗣使酷吏周兴诬告上金、素节谋反,召至都, 系于御史台。”被武则天缢杀于龙门驿。他的死状凄惨,令人不忍卒读。不仅如此,李素节的几个儿子也没能幸免。“素节被杀之时,子瑛、琬、玑、易等九人并为则天所杀,惟少子琳、瓘、璆、 钦古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年龄大点的儿子被杀,小一点的儿子也被发配在雷州。
值得一提的是,萧淑妃的族人也在她失势后遭到了流放岭南的惩罚。“而后及良娣俄为武后所杀,改后姓为“蟒”,良娣为“枭”。王氏族人被追改姓氏为“蟒”,萧氏族人则被追改姓氏为“枭”。这种对家族的惩罚,无疑是对萧淑妃得罪武则天的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