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个贴子传的神乎其神,说这次全国燃油车大规模降价是因为7月1日正式执行国6B标准,还说什么全国新车库存600万辆,如果7月1号前不处理掉,再买连上牌都上不了了云云。老实说,这个我觉得是有点自以为聪明的,为啥呢?因为现在的新车基本出来都是国6B标准了,国5以及国6A的车型前年就开始清库存了,到去年基本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所以根本不存在能不能上牌的问题。
那么降价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在这个表格里,列出了排名前十的20个合资品牌车的在2022年10月的销量和上年同期对比,以及2022年1-10月的销量和上年同期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合资车品牌除了广汽丰田和沃尔沃亚太增长较明显,分别是26%和15.49%,一汽丰田和北京奔驰略微有所增长外,其他绝大部分合资品牌销量都处于明显下滑状态,最大幅度达到-54.13%,如果用全线溃败来总结的话,一点都不夸张。而这个战绩其实还是基于2022年燃油车大降价为背景的,去年如果没有降价销售,那数据就更难看了。
而根据最新的乘联会数据,今年2月份燃油车零售量同比下滑3.7%,新能源车零售同比增长60.9%。事实证明确实已经变天了,这一进一退,验证着整个汽车市场已经乾坤扭转,属于合资燃油车的时代正在慢慢退场。
这就是汽车市场现在的大背景。
而燃油车降价抛售其实从去年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只是今年春节后特斯拉率先吹响降价号角,东风集团紧接着发出第二弹,再度刺激了合资品牌本已十分紧张的神经,于是很快又激起了30多家燃油车品牌全国性的降价浪潮,大家都纷纷启动了清库存模式,因为真得没有选择。
30年河东30年河西,新能源车的今天其实也是燃油车的昨天。时代总是在前行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经过了20多年的布局和积累,早就今非昔比,树立起了燃油车品牌所难以跨越的壁垒。即便是雪铁龙C6降到了12万,其实论性价比,论配置、论智能化体验,又怎能和国产长安这些同价位的车型相比呢?至于比亚迪纯电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们,即便是你从没听说过的新品牌,出场都电光四射如蛟龙出海,哪一家不是在整车的科技含量上做足了文章?
比如像这个非凡汽车,这个2020年才创立,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最近他们推出的这个非凡R7。
这是一款中大型车,30万级的价格,但这配置比起燃油车,估计80万的车也不一定比它做得全。我们就光看这个技术说明文案吧,我是看得眼花缭乱。你叫燃油车的那些死忠粉,他们哪有耐心研究这些啊!在他们固有的价值体系里,燃油车略微上升的舒适感和品牌价值已经将情绪价值拉到了满格。
什么PP-CEM像素级点云融合高阶智驾方案,什么TRINITY多维感官交互智舱,什么RISING POWER飞凡能量方案,搞这么复杂干什么?他们是不愿意听的。不过要说起百公里加速3.8秒他们是有感觉的,什么?这个我喜欢,这不就是百万豪车的配置吗?这看起来有点吊。
但是现在那些没经历过动力时代洗脑的年轻用户,他们对汽油车是无感的,老土旧、噪音大、起步反应迟钝,论颜值、论性能、论价格、论环保分分钟钟都要被智能电气一体化的国产新能源车秒杀,所以说合资品牌,你到底能拿什么跟国产新能源车抗呢?
长期以来,传统燃油车市场构建了一种价值体系。比如奔驰宝马奥迪就是豪车品牌,大众就是合资顶流,德系工艺日系经济韩系性价比等等。而衡量一部车的好坏,人们要看的三大件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动力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但在汽车电气化的时代,电池、电机、电控成为了新的三大件,电机的加入,轻松越过了汽车动力这座门槛,这就是为什么国产30万的电动车,也能轻松超越百万级燃油车动力表现的原因。尤其是这些新能源汽车更好地融入了智能化时代的车联网物联网理念,它们自成一套系统,成了燃油车制造商很难逾越的门槛。
所以,燃油车全面降价的背后,是老旧价值体系的全面崩盘,这也是汽车从动力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的必然,这才是今天这个视频我想要传递给大家的重点。
关注战略企划枪手,涨知识听有见地的观点,老铁们再会!
电平车吹的再历害我也不碰!
文章前半截还仔细阅读,后半截开始胡咧咧。整个一电动车推手
不管什么原因降价,这种力度到我们这里,就算雪铁龙4S店都没有了,我也要买台C6
请把购车和限行统一标准,电瓶车还有优势吗?
3年内,我是绝对不会考虑换电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