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志坤 郭辰昊)
在海阳市栾家村,32岁的王丽拥有万亩大山打造生态农场。近日,她的直播间十分热闹。
这个曾捧着法律硕士录取通知书的姑娘,如今裤脚沾着草屑。王丽说,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满山的鸡鸣羊咩里,活出了新农人的别样人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放弃法袍的“叛逆者”:从写字楼到养鸡场的深夜抉择
胶东半岛的初春,王丽蹲在海阳市栾家村的山坡上看着新出生的羊羔,磨旧的牛仔服口袋里,手机正弹出抖音直播的提醒。
2019年,王丽的丈夫在承包的2000亩山头上遭遇了“鸡蛋危机”:2000只母鸡产的蛋滞销。
彼时还在读研的王丽,看着丈夫发来的消息,心里的想法打了半天仗:“我对法律特别感兴趣,梦想就是做一名律师。”王丽咬了咬牙,放弃了心中向往的职业,“最后还是回来帮忙,这一帮就是6年。”
读完硕士去养鸡?在亲戚们的质疑声里,王丽带着半是赌气半是心疼的心态,把高跟鞋换成了胶靴。
与草木牛羊对话的 “女农夫”:在山野里种下温柔与坚韧
每天清晨,王丽的第一件事不是看手机,而是去鸡舍 “串门”,她能认出每只跑山鸡的羽毛花纹,给果树修剪枝叶时,她像给孩子梳头发般小心避开新芽。

“动物和植物不会说话,但你对它们好不好,它们都知道。” 作为女性,她的细腻成了独特的优势。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要从做农业到懂农业,绝非易事。王丽把学习刻进了日常:手机里收藏着上百个养殖视频,关注的农业博主比法律公众号还多,不停地向技术人员讨教,努力把自己从头武装到脚。
温柔背后也有狼狈。“山上不怕雨,最怕风。” 王丽回忆起今年春天的大风,“几分钟就把顶棚撕成碎片。” 最致命的还是突发断电,有次育雏室断电 5 分钟,3000 只雏鸡因高温集体死亡,“当时没时间心疼,得赶紧处理,减少损失。”
把手机当农具:新农人的数字魔法
在山顶,王丽举着手机直播羊群。面对镜头,她将自己的产品一遍一遍地介绍给网友,同时,手中的小刀一刻也没停,刀尖经过之处,只留下了精肉。她知道,屏幕那头的 14 万粉丝里,有程序员等着抢购现杀的羊肉,有北上广的宝妈盯着刚露头的苹果花苞。

从挨家挨户推销,到通过朋友圈卖鸡蛋,如今,她带着20名村民和员工又走上了直播卖货的道路,王丽的秘诀是“把真实种进屏幕”:努力让食材保持最原始的味道。
“未来希望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上多下点功夫。”王丽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除了精进养殖方式,自己希望能够在保证新鲜的同时,制作出更多深加工产品。
曾经的法律梦想,如今化作了给农场里动物们系标签的温柔,化作了直播间里解答养殖问题的耐心。“农业教会我,真正的学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站在泥地里——得学会和风雨谈判,跟土地和解。”
山脚下,万家灯火亮起,王丽的直播间准时开播。这个带着法律文凭的新农人知道,自己写下的“论文”,是土地里长出的、带着露珠与烟火气的真实人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