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到,中英连谈2场!价值53亿的合作协议,中方果断点头

万象洞察 2025-01-24 17:27:06

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12日,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现身上海清算所,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中英两国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紧锣密鼓且至关重要的交流。

时间回溯到2025年1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开启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出访,她是英国本届政府中继外交大臣拉米去年10月访华后,第二位访华的内阁大臣,更是自2018年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之后,访华的英国最高级别官员。这一身份,足以彰显此次访问的重要性。

就在抵达中国的当天,一场重头戏上演了。1月11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与里夫斯共同主持了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这一对话机制于2008年正式建立,是中英之间三大高级别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可别小瞧了它,它可是中英就经济财金领域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合作的关键平台。然而,自2019年6月之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一对话陷入了停滞。此次重启,无疑给中英关系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在这次对话中,双方围绕多个重要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从产业农业到能源合作,从财经政策到金融监管,双方都进行了细致的交流。最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达成了令人瞩目的69项互利共赢成果。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着中英合作的决心和潜力。据英国财政部发布的消息,在这些成果中,包含深化金融服务贸易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承诺,预计未来五年能为英国经济创造6亿英镑的价值,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53亿,这就是备受瞩目的“价值53亿的合作协议”的由来。

中英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在这次对话后就画上句号。第二天,也就是1月12日,里夫斯早早地从位于北京三里屯附近的英国驻华大使馆出发,赶向北京南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在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上,里夫斯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在专访中,她谈到了中英关系、经贸关系以及重振英国经济等重要议题,全程神采奕奕,对每一个提问都对答如流。这一趟高铁之旅,不仅是空间上的转换,更是双方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展现出里夫斯希望通过此次“务实”访问“取得可量化收益、尽可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抵达上海后,里夫斯马不停蹄地访问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中国金融机构,并与中英两国工商界人士会面。这一系列密集的行程安排,充分折射出本届英国政府进一步恢复对华关系、改善英国经济的强烈愿望。

为什么英国如此重视此次访华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近年来,英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脱欧带来的后续影响持续发酵,新冠疫情的冲击让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国际地缘环境的变化也让英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近几个月来,英国国债利率持续上升,上周1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与之相伴的是英镑再度贬值。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认为,英国经济增长停滞且企业准备应对将于4月生效的增税政策,是导致英国金融市场近期持续动荡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困境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英国的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自然成为了英国寻求经济突破的重要合作对象。

对于中国来说,与英国的合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英国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强大的资本市场,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与英国的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回顾过去,中英两国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曾经,英国保守党连续多年执政,在其治下,中英之间的经贸关系常常被“国家安全”等无端的叙事裹挟,盲目附和美国拜登政府的一些做法,导致中英整体关系遇冷。但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现任英国首相斯塔默领导的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务实特点。从去年10月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访华,到去年11月中英两国领导人在巴西G20峰会期间实现自2018年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再到此次里夫斯访华,都可以看出英国工党政府试图修复此前紧张的中英双边关系。

在此次里夫斯访华前夕,她给英国《泰晤士报》撰文称,上一届英国政府“未能认识到与中国打交道的价值”。的确,英国有近50万个就业岗位依赖对中国的出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选择不与中国打交道,对英国来说根本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今,英国工党政府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此次中英达成的合作协议,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在金融服务领域,双方同意加强财经政策和金融监管合作,就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达成诸多务实成果。中国欢迎英国金融企业扩展人民币服务,英国也期待中国今年在伦敦发行首只海外主权绿色债券,这不仅为中国的环保和可持续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也进一步巩固了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双方同意减少双向投资障碍,促进非歧视开放的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农业和能源合作,双方也达成了诸多共识,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英合作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英国政界对华负面认知仍存,尽管斯塔默政府表现出了一定的务实态度,但执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中英关系的改善进程产生影响。此外,此前英国对华政策展现出较强的“跟随美国”特征,例如对中国企业加强国家安全审查、停止采购并移除华为等中企设备、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等。特朗普若再次出任美国总统,也可能给斯塔默政府对华政策的自主性带来挑战。

但这些挑战并不能阻挡中英合作的步伐。中国一直强调,要确保为两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商业环境,加强沟通对话,进一步拓展经济财金合作。中方果断答应与英国签订价值53亿的合作协议,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开放胸怀,也表明了中国对中英合作的信心。只要中英双方能够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沟通与协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合作的持续深化和发展。

中英在不到24小时内连谈2场,达成价值53亿的合作协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英合作就像一盏明灯,为双方带来了希望和机遇。相信在未来,中英双方能够携手共进,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希望英国能够珍惜这次合作机会,切实履行协议内容,以实际行动推动中英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