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是一部令人百看不厌的剧集,即使经过了九年的时间,依然拥有着众多忠实观众。
就连导演孔笙都曾感叹,《父母爱情》是他执导的剧集中收视率最高的一部,也有众多观众表示:“每次切换频道时,只要看到《父母爱情》,无论播放到哪一集,都会继续观看下去,舍不得转台。”《父母爱情》之所以大红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演员阵容和制作班底的完美,还在于故事情节的设计精彩纷呈。然而,许多观众认为,《父母爱情》中有一些角色存在一些小问题,他们的存在并非必要,如果将他们替换掉,这部剧就会变得几乎完美。
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本期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即在《父母爱情》中可以忽略不计的三个角色。欢迎大家进行理性的讨论。
怡安安晨和安怡总是分不清楚东西。安怡这个角色在《父母爱情》中可以说是毫无必要的。安晨作为安泰的女儿,直到长大成年才首次出现在观众面前。许多人误以为她是安晨,因为在小时候她明明是个男孩,如今却变成了女孩。观众难以分辨安怡和安晨的原因在于缺乏前情交代,无提及安泰生生下一儿一女的背景,并未说明幼年时期的安晨曾作为江德福和安杰的“半个媒人”,而长大后只在书信中提到了零星的信息。
我个人认为,与安怡相比,将角色改为成年的安晨来到小岛上并与安泰一起寻找姑父,既能提供前情提示,又能唤起观众对安晨童年时光的回忆,这样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安怡的戏份很少,很难找到突出的亮点。她总是安静地跟在父母身后,一旦开口就会质问他们:“你们什么时候帮我安排工作?”这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幼年的安晨相比之下更加可爱,他在餐桌上学着江德福使用筷子、嘴巴发出吧唧声,这些令人难忘。然而,长大后却没有任何机会展示这些,这让人感到遗憾。然而,扮演安怡角色的关晓彤在9年后给许多人带来了惊喜。她曾经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客串,如今却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这让大家始料未及。尽管在剧中,关晓彤饰演的角色木讷呆板,但她当时已展现出初露美貌的迹象。
红白梅花安杰因为角色不讨喜,反而被人黑了。在《父母爱情》中,白红梅扮演了一个第二个较为次要的角色。卫国是安杰和江德福的长子,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进入了恋爱的阶段。而如今,他打算带着他的女朋友回家,与家人见面。
《父母爱情》的年代家庭戏风格与这个故事的走向非常相符。然而,白红梅这个角色似乎有点多余,她不仅自身令人讨厌,还给安杰惹来麻烦。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两个。首先,白红梅这个角色缺乏教养和美感。她在船上看到“未来婆婆”时,不适时地开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玩笑:“资本家的小姐可会笑了。”这样的话不应该用来嘲笑一个长辈。而且,在见面后,她表现得非常高傲,一方面在安杰面前苦着脸,背地里却对卫国抱怨,这种行为实在不应该。安杰对待白红梅的态度有点过于矫情,这是其二。虽然《父母爱情》中解释了安杰不喜欢白红梅的原因是他还没有适应当婆婆的角色。然而,安杰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她所声称的心态调整不好的说法。结果是卫国和她发生了激烈争吵。作为一个母亲,她看到儿子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对此应该持有不同态度。结果,白红梅的出现却让女主角安杰的格局缩小了。艺术家专注于绘画的人。突如其来而又毫无征兆地出现,随后又突然消失。在《父母爱情》这部剧中,有一个角色是画家,他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消失毫无预兆,突然降临,这是一个极为简明的原因。就像是突然之间,小岛上出现了一位画家。这位画家只为安杰独自绘画,他们在海岸边待了一整天。而江德福似乎并不像一个光明正大的人,他拿着望远镜而没有从事正当工作,只是嫉妒地盯着海滩上的安杰和画家。画家这个角色的出现意在为平淡的中年夫妻关系增添些许情趣,期望注入一份调味剂。然而,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显得过于浅薄,仅仅通过描绘安杰是一个热爱美的心灵,并渴望他人的称赞和羡慕,却并未使安杰与江德福的婚姻生活变得有趣,反而强调了安杰的虚荣心。这个角色明明设计得富有内涵,却对女主角的性格起了反作用,感觉有点多余。老丁安排的那位传递电报的女子实现了角色设计的初衷,这使得安杰充满嫉妒之情,并且深化了江德福对安杰的深爱。江德福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与他所说的“发毛”相反,这让人更加坚信江德福是个好男人。可以理解的是,电视剧难以全面呈现所有细节,如果要完整塑造这些小角色,剧情会变得冗长。虽然可以理解,但电视剧很难将所有方面都展现出来,因此若要完整塑造这些小角色,剧情就会变得拖沓。在拍摄过程中,刘琳和梅婷对编剧刘静所写的剧本赞不绝口。他们甚至不愿意对剧本中的台词进行任何修改,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精彩,每个台词之间都无缝衔接,完全不需要演员们自己发挥。只要按照剧本的指示演出,每场戏都能够顺利地呈现出来。综上所述,以上提到的三个在《父母爱情》中可有可无的角色,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只是为了增添乐趣,而非苛求完美。在我看来,《父母爱情》仍然是近十年来最出色的年代爱情剧,无可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