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那天下午,台湾知名的作家琼瑶离我们远去,她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留下了一封超过800字的遗书,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琼瑶在文学界享有盛誉,她的这一举动让许多读者都感到既惊讶又痛心。
琼瑶,文学界的耀眼明星,笔下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却未料她在现实中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告别。12月4日,当她住处被救护人员发现时,她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她作品中的浪漫与现实中的离世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到无比凄凉。她的离去让众多读者难以接受,许多人通过网络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在她离开之前,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一幕。
儿子和儿媳表示,前一天他们与琼瑶共进晚餐,气氛相当融洽。琼瑶还特地叮嘱儿媳次日到她家。从她的言行中,丝毫看不出她有轻生的念头。然而,她突然离世,让家人和众多粉丝都感到十分悲痛。
琼瑶体检期间,她的儿子全程在场。目睹母亲被宣判生命终结,他默默承受了这个残酷的结果。这是何等的哀痛。他不得不开始料理母亲的丧事。内心定是万分痛苦,想不起昨日母亲还与家人共享天伦,今日却天人永隔。那一刻,面对母亲冰冷的遗体,儿子回想起与母亲无数温馨的时光,心中满是难以言表的悲伤。对他而言,这无疑是接踵而至的巨大打击,难以承受的事实。
在这场家庭聚餐上,生命的脆弱性被深刻展现。用餐时气氛温馨,毫无异常。琼瑶依旧谈笑自若,儿子儿媳脸上亦无轻生之意。这正是一幅普通家庭聚餐的温馨画面。然而,谁能料到这竟成了最后的团圆。那顿饭过后,家中弥漫着无尽的悲伤和失去琼瑶的痛苦。儿子儿媳或许仍在想,若当时能察觉到一丝异样,或许能挽救琼瑶的生命。
琼瑶早已为自己身后之事做好了规划。早在2017年,她便给儿子和儿媳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她透露信中的内容,是期望家人能够理解并尊重她的意愿。她明确表示,一旦病倒,不愿接受大型手术,也不愿接受重症监护和鼻胃管插管。因为她亲眼目睹了爱人平鑫涛生病时的痛苦。她渴望能像创作小说般,为自己的人生结局精心设计,希望以一种平和而优雅的方式告别。
琼瑶担忧未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爱人平鑫涛患上了血管性失智症。平鑫涛患病后,常常跌倒,渐渐地,他开始忘记琼瑶,甚至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着她,叫她妈妈。琼瑶目睹了他身受身体和记忆双重折磨的痛苦。这种痛苦让琼瑶对失智症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同时,平鑫涛的子女们希望能尽全力救治父亲,即使这意味着他需要承受痛苦,但这个想法与琼瑶的观念产生了分歧。这些事情都深刻地影响着琼瑶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
琼瑶留下了她最后的创作《当雪花飘落》,视频中她伴随着《送别》的旋律吟唱,这成为了她向亲友和外界告别的最后一刻。这样的离别方式让人心生怜惜。观看视频时,我们能体会到她对世界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平静接受。这不禁让人泪眼朦胧,一个长久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作家,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让人无不感到不舍。琼瑶对死亡的态度如此豁达,是真正的洒脱,还是有其他原因?希望各位能点赞并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