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张郃说历史 2023-03-12 12:25:01
喜欢多多分享一下,点赞收藏评论加“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当年这首诗的作者是何等的豪情万丈,也让无数个保家卫国的男儿们士气高涨。

战争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双方之间的斗争似乎是必然的。

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点在古代时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甚至连中原都是内乱不断,而到了后来的汉朝。

之所以出了许多的名将,也是时势所迫,只因当时的匈奴太过强大,让汉武帝刘彻不得不以武治国。

所以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霍去病、卫青、飞将军李广等等这样的大将军们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不过若是说到屈辱,宋朝时期时兴以文治国,重文轻武,所以他们在遇到外敌时,可以说是天然的劣势。

就不说南宋和金朝的恩怨,就说让北宋都疼不已的民族“契丹”。

至今在国内都有他们的后代的存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年的是是非非。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其实单看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有多艰难就可以明白一二。

当年中原分为六国,虽然都是同一种族,但彼此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的信仰和风俗。

秦始皇先是以武力攻打下了六国,而后又强行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还有百姓们的思想。

他焚书坑儒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

但不得不承认,站在他的角度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毕竟只有大家的思想一样,日后无论怎么斗争,都可以保证国家不会四分五裂。

虽然秦二世而亡,但秦始皇留下的功绩还是在千秋的。

有很多起义军的出现,但是百姓们都并没有再次复国的想法,即便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国家也没有四分五裂。

这个时候其实应该庆幸,边关的少数民族还未成什么气候,否则改朝换代一定不会如此轻易。

到了汉朝汉武帝刘彻这里,匈奴逐渐开始发展起来。

势力非常大,这些匈奴人认为自己精通骑马打仗,想要更多的土地,对于汉朝是虎视眈眈。

而汉朝也是块硬骨头,硬是与匈奴抗争数十年,直到匈奴后期内乱,这才慢慢的对于汉朝造不成任何威胁。

到了唐朝时期,李世民登基后深深知道,这些边关异族们的重要性,于是他一改常态。

没有打压这些异族,反而是对其照顾有加,让这些异族们都对他发自内心的感激。

还亲切的称呼他为“天可汗”,李世民的功绩和治国,让他在历史上也素来有着“千古一帝”的美称,当然这都是后话。

后面朝代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大家也可以看见,要么是强行打压要么是选择交好,总之对于异族的处理方式肯定是和自己族人不一样的。

再者说,就算是表面上交好,其实内心里也是时时刻刻互相提防的,或许这就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契丹对北宋的威胁

前文中提到李世民治国有方,不过这也仅仅是他在位期间而已。

唐朝后期,朱温发动了“白马驿之祸”,直接灭掉了唐朝最后一丝气候。

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后,宋朝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国家上下流行文人风骨,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的名人雅士,很多千古风流诗句,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传起来的。

虽然文化上得到了发展,但重文轻武最致命的后果就是直接让国家的边境受到威胁。

当时少数民族们又以契丹为最强大的民族,他们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就要学如何骑马。

而且一年四季都身披兽皮,因此身体素质也是非常的好,能够应付各种极端的环境和气候。

起初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心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周遭的少数民族们实力都不如自己,且北宋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北宋的士兵一个个看起来弱柳扶风,仿佛自己一巴掌下去就可以拍死一样。

他们的胆子也开始大了起来,开始不断的在北宋的边境闹事。

每当北宋派军队与其对战时,总是要深陷一番苦战中,这让北宋是苦不堪言。

又不能彻底剿灭,又不能交好,只能这样不尴不尬的挺着。

但契丹可不会跟北宋打太极,契丹眼见时机成熟,开始在边关一带的地区建立了大辽,提到这个国度大家就十分耳熟能详。

大辽虽然不与北宋交好,但起码二人的实力差不多,因此只是让宋朝烦心,却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威胁。

对宋朝来说,真正的威胁还在后面。当时除了大辽,还有一股少数民族的势力悄悄崛起,他们就是后来的大金。

他们与大辽一样的骁勇善战,只不过是比大辽更加的冷血无情。

所以很多小部落的人畏惧他们不得不加入他们,这也让大金的队伍更加强大。

金朝欲扩张领土,那么首要解决的就是大辽。

这个时候大辽知道害怕了,选择向宋朝求和,希望二国可以短暂的联手先将金朝打败再说。

不过当时宋朝的皇帝实在太过自负。

他认为这些年宋朝的国力始终不上不下,都是因为大辽从中作梗,若是大辽被灭,也算解了一口心头的恶气。

却没想到,大辽被灭国后,金朝的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直接狼子野心将目光放在了宋朝身上。

最后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还有此后数年的从上到下的无尽屈辱,感兴趣者可以自行去搜索一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契丹现在是哪个民族

对于大金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大金之前的契丹人,竟然也能给宋朝造成如此大的威胁。

令人不禁深深的好奇这一民族。

虽说在历史记载中,当时金朝攻打他们时,将他们的族人全部杀死,这一族可以说是灭族了。

但是今天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旁边。

有人发现了“达斡尔族”,他们的习性与以前记载的契丹人非常相似。而且也以兽皮为自己的服装,甚至说的语言也是偏向古时候的契丹族。

让大家心中逐渐有了一个肯定,那时候契丹人为了保存血脉,所以偷偷让族中的一些妇女和孩子们趁着黑夜偷偷溜走也是有可能。

他们不怕战死,但他们害怕这样无名无姓的消失在历史中。

所以让这些族人外逃,也算是最后保存一丝契丹人的血脉。

事实证明他们赌的是对的,这些契丹人今天生活了下来,形成了自己的族群,过着和以前一样的日子和生活。

也算是没有彻底消失于世间,相信他们的先祖若是天上有灵,也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不过即便知道了“达斡尔族”就是曾经的契丹族,有许多人感到好奇惊讶,却唯独没有异样的眼神。

对于大家来说,虽然宋朝的历史非常屈辱,但那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且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现在无论是汉族人,又或者是少数民族之人,大家之间都是没有仇恨没有战争的,自然可以和平的生活在一起。

其实在清朝时期,那个时候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民族统一的重要性。

所以虽然皇帝们都是满人,但他们依旧对汉人礼遇有加,甚至会学习汉人许多的礼仪。

像一代明君康熙皇帝甚至还亲自去祭拜孔子的墓地,无非就是告诉天下人,满汉是一家,大家不要试图搞什么内部分裂。

再说对于蒙古的态度,就更加友好了。

基本上各个皇帝的成年的公主,绝大部分都会被送往蒙古和亲,而且皇帝的皇后也大多来自蒙古。

如顺治帝福临,他能成为皇帝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有多尔衮的扶持。

也是因为他的母亲庄妃来自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乃是草原上的贵族,所以他依靠这一点成功登基为帝。

由此可以看到虽然清朝的封建规矩非常之多,但皇帝们的对内统一的政策还是正确的。

只不过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博爱,只是对于势力大的民族交好,像一些势力弱小的民族照样要整日看他们的脸色受欺负。

直到清朝也彻底灭亡,时间来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思想和文明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和变化。

大家向往的是自由和和平,而并非是什么称王称霸。

大家也更加博爱,包括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学习的歌曲,都是在诉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个精神。

就是告诉所有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又或者是汉族满族,不管什么民族,不管人数多少,只要生在中国,那就都是中国人。

大家接受一个思想教育,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吸着同一口的空气,都过好自己的日子,谁也不需要向谁俯首称臣,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对于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礼仪,大家也都是保持着绝对的尊敬。

毕竟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传统,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这种传统一直保留下去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如此自由友爱的环境下,如今的中国人都非常团结。

对内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而对外也是能够做到坚定只有一个中国的信念。

再也不存在什么民族矛盾,内部纠纷,每个人都为了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国的明天更加强大而努力,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的有动力起来!

结语

有句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就如今天这篇文章,虽然给大家简单科普了一下契丹和“达斡尔族”之间的联系,但毕竟不如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不过由于“达斡尔族”生活的地方比较偏僻,所以大家也不必太过执着。

只要迈出脚步,走出家门,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阔,也会发现此刻困扰自己的烦心事可能都不算什么烦心事。

可以走向各国各地,看一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看一看当地的美食文化等等。

可能当时不会有什么感悟,但是等以后上了年纪,一定会感谢这些美好的经历。

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磨练。

所以在这里笔者也是建议大家可以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来后再结合书中的内容,这样会让自己感悟的更多!

1 阅读: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