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真的能像人一样思考吗?
小鹏汽车,这家总想搞点“大新闻”的车企,又开始整活了。
这次,他们瞄准了自动驾驶的“大脑”,要给汽车装上一个720亿参数的“超级大脑”——“小鹏世界基座模型”。
这玩意儿,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明觉厉”,但说白了,就是想让汽车变得更聪明,更会自己开车。
现在市面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卷到飞起了。
但大部分还是在“照本宣科”,按照预设的程序跑。
遇到点复杂路况,或者突发情况,就容易“掉链子”。
想要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就得让汽车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
小鹏汽车这次搞的“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
据官方介绍,这个基模可不简单,它能看懂图像,进行推理,还能自己生成动作。
更厉害的是,它还能通过强化学习不断“升级”,最终超越人类的驾驶技术。
你品,你细品,这野心够大的吧?
那么,这个“基模”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AI学习的“地基”,有了这个“地基”,AI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信息。
而且,这个“地基”还是多功能的,不仅能用于自动驾驶,还能赋能小鹏汽车的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等。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一招鲜,吃遍天”吗?
为了造出这个“超级大脑”,小鹏汽车也是下了血本。
他们建了个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智算集群,算力高达10 EFLOPS。
这算力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相当于几百万台高性能电脑同时运行。
有了这么强大的算力支持,才能支撑起720亿参数模型的训练。
而且,小鹏汽车还搞了个“云端模型工厂”,让模型的迭代速度达到了平均5天一次。
这速度,简直就是开了火箭啊!
小鹏汽车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豪横”的。
早在2023年上海车展,他们就发布了端到端大模型XNet和规控大模型XPlanner。
XNet负责“看”,XPlanner负责“想”,两者配合,让汽车能更好地感知和规划路线。
同年1024科技日,小鹏汽车又推出了SEPA2.0扶摇架构及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牛就牛在,它不需要高精地图,就能实现城市道路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
厉害吧?
到了2023年广州车展,何小鹏更是直接放话,2024年要加大在AI方面的投入。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all in AI,把自动驾驶搞起来。
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再次强调了AI的重要性,表示要继续加大投入,提升用户体验。
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能赢的。
除了技术,还得有钱、有人、有数据。
小鹏汽车深谙此道,不仅自己砸钱搞研发,还积极寻求合作。
2023年,他们就和地平线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地平线是谁?
那可是中国AI芯片界的扛把子。
有了地平线的支持,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那还不得起飞?
话说回来,光有理论还不行,还得落地。
2024年4月10日,小鹏汽车宣布XNGP在北京正式开放。
这意味着,北京的用户也能体验到小鹏汽车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了。
这只是第一步,未来肯定还会在更多城市推广。
有了这么多技术积累和实际应用,小鹏汽车开始搞“大动作”了。
他们发现,模型越大,能力越强,这就像自动驾驶领域的“摩尔定律”。
为了验证这个“规模法则”,小鹏汽车砸了大量的数据进去训练模型。
据说,他们用于训练基座模型的视频数据量高达2000万clips,今年还要增加到2亿clips。
这数据量,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啊!
更让人兴奋的是,小鹏汽车还用小尺寸基模实现了控车。
虽然只是非常早期的实车测试,但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基础驾车技能。
这说明,小鹏汽车的基模技术,已经开始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演练”了。
小鹏汽车也没忘了提升模型的“内功”。
他们研发了强化学习技术,让模型能够自我进化,学会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还开发了世界模型,构建闭环反馈网络,帮助基座模型不断进化。
你现在明白了吧,小鹏汽车搞的这个720亿参数自驾基模,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背后,是技术、资金、数据、人才的全面投入,是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突破。
至于未来,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之路会走向何方?
我们拭目以待。
也许,未来的汽车真的会像人一样思考,而小鹏汽车,正在努力让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