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梁山有家公司专门收卫生巾、纸尿裤的次品,低价买来后整理一下,转手高价卖出。工人直接用手分拣,没消毒设备,废料里还有大牌产品。这些翻新货没品牌标识,部分被打碎当原料卖。现在老板被抓了,全棉时代等品牌都说没合作,配合调查。



南宁科德市场卖的电线偷工减料,铜芯比标准细30%,绝缘材料也不达标。这家公司以前就被查出消防和税务问题。应急部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超五成重大火灾是这种电线引发,烧掉120多亿。


拜博口腔、美莱医美等机构用“火眼云”偷用户信息,包括工作、购物等六类数据。这软件每天能赚150万,合作企业超千家。他们还会偷看同行直播间数据,截取公众号访客电话,转手倒卖信息。



问题核心是罚款太轻管不住人。比如翻新卫生品利润翻30倍,但罚款最多罚货值10倍。劣质电线多年管不住,基层抽检率不到5%。隐私黑产赚的比罚的多,企业自然接着干。现在争论的是:该不该罚到企业破产?谁来盯住这些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