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遗产”如何再利用?“双奥之城”北京打了个样

新黄河 2024-09-07 14:31:19

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北京两届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精彩记忆。其实,除了比赛本身,每届奥运会都会给主办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记。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是如何抓住转型契机,推进城市更新的呢?

奥运让城市更美好

总台记者 王丰:还记得在北京冬奥会时,苏翊鸣以两个高难度的动作惊艳了世界吗?在当时同样惊艳世界的,还有我身后的这座以首钢发电厂冷却塔作为赛事景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城市当中并被永久保留下来的大跳台场馆,它是将奥运的文化和城市的记忆进行了深度融合。

奥运赋能,让赛后的大跳台无论是参观游览还是办赛办会,都迅速成为北京西部引领时尚潮流的新地标。

奥运会就像城市更新的“催化剂”,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由于北京的环境承载力有限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首钢停产搬迁,然而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曾经的炼钢炉、老车间、老厂房变身为一个个高端秀场、科幻乐园、创意办公和消费空间。北京冬奥会后,首钢园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700余场,入园游客量累计突破2000万人次。

这个首钢曾经的老厂房如今已经变身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从2021年启动至今,现在已经聚集了89家科幻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这些初创企业在过去的一年,已经实现了6个亿的总营收,成为北京西部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总台记者 王丰:如今,在融入了体育、文化、科技等诸多新兴产业后的首钢,更是激活了城市的新活力,百年首钢抓住了奥运的机遇,实现了从老工业基地到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华丽转身。

奥运让城市更美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双奥之城的北京,两届奥运给北京留下的城市印记远不止于此。

总台记者 王丰: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大型演出的殿堂级场馆,无论是文艺巨匠还是超级巨星,都以能够在这里登台为荣。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北京冬奥会时变身“冰立方”,通过水冰转换这样一项技术,也展示了北京奥运场馆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不仅通过低碳环保的技术制出了世界上“最快的冰”。赛后,也成为推广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场所。

可以说,如今的这些奥运场馆不仅成为北京“双奥之城”的生动标识,也为“奥运遗产”再利用提供了绝佳范本。

然而,奥运给北京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比如,群众对体育的热情更加高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都使得运动成为新时尚、新产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北京地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可以说,从2008年到2022年,借助两次办奥的契机,北京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奥运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幸福。

这里是“潮”北京

两届奥运会的举办,给北京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其实还都是在奥运场馆、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其实还有一个变化,这两三年,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皮划艇、马拉松或者是其他的各种新兴项目,浓厚的体育氛围感染着千万民众,带动人们的运动热情高涨,让城市显得活力满满。

总台记者 王丰: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其实运动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时尚与魅力。就像此刻的我,置身北京亮马河之上,人在水中游,城从身边过,其实这种感觉还是非常非常独特的。像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北京已经越来越多。特别想跟大家分享此刻的心情,你仿佛多了一个视角,来发现这座城市新的风景,同时你也多了一种亲近自然的运动方式,最关键的是,它足够时尚。

近几年,北京参与攀岩运动的人数明显增加。据北京市登山协会统计,经常参与攀岩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5万人左右,全市对外开放的商业性岩馆超过了50家。

北京的两届奥运会之后,人民群众对运动的热情显著提高,而运动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时尚化的趋势,群众体育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总台记者 王丰:飞盘、滑板、小轮车、飞镖、卡丁车等一系列新兴体育项目都呈现出火爆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各类火出圈的新兴项目的挑战赛、公开赛在北京广泛开展,目前,北京全市开展新兴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和队伍超过了1100个。可以说,大众体育持续火热的同时,小众项目也在广泛开展,这一可喜的变化正体现了北京借助奥运的影响力,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来源:央视新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