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和麝香猫同科属,它们就是产生高价“猫屎咖啡”的主角们
目前在国内,野生动物的话题成为热点,而其中的“果子狸”话题,更是很容易让人神经吊起。估计绝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灵猫科都有了一种唯恐心态。其实这种灵猫科的物种,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分布,同时也有很多名字,这些灵猫科动物,与国内曾经很火、价格颇高的“猫屎咖啡”有很密切关系。
在那些“猫屎咖啡”的宣传之中,常说猫屎咖啡是东南亚麝香猫所产,其实果子狸和麝香猫都是同一个动物科属,两者花纹有些不同,体型和生活习性相同,它们都是“猫屎咖啡”的主角。果子狸主要分布在中国,而麝香猫主要分布在印尼。
印尼地区会使用当地的麝香猫来生产“猫屎咖啡”,而台湾等地区则使用果子狸来产“猫屎咖啡”。在台湾的东部沿海地区道路上,可以看到不少自产“猫屎咖啡”的农庄广告,台湾人很直白的说,台湾“猫屎咖啡”就是用果子狸所产,在中国销售的部分“猫屎咖啡”其实就有产自于果子狸的,但“猫屎咖啡”的宣传中,都尽量刻意回避“果子狸”这个敏感的动物词汇。
台湾农场所产的“猫屎咖啡”口味已经非常的不正宗,现在也只有到印尼偏远的一些种植区,才能看到原始的“猫屎咖啡”产生过程。其实在印尼的原产地,这种咖啡并没有多少市场,当地人基本不喝,多是用来出口,主要出口的地区还是亚洲,亚洲人因为一些宣传,会对这种包装过的“猫屎咖啡”愿意出高价来买。
印尼的咖啡产区,多在火山附近,世界上品质好的咖啡豆,都需要在火山灰区域才能最好地生长,好的咖啡园附近一般都有活火山。喜欢吃果子的麝香猫,会挑选树上果实最好、最成熟的来吃。动物挑选食物的水平,比人类高多了,在没有人干涉的自然环境下,麝香猫自然进食后,排泄物中的咖啡豆是最佳的,这也是这种咖啡当初出名的主要原因。
咖啡豆,其实只是咖啡果中间的果核种子,咖啡果需要去除表层的果肉,处理掉咖啡豆外面的壳,经过干燥和烘焙,里面的咖啡豆才变为褐色或黑色,不同的烘烤干燥技术,会决定咖啡的口感。
成品的咖啡豆,会被碾碎成咖啡粉,被冲泡过滤成为咖啡饮品,很多咖啡冲泡过程中还会进行特殊的调味。“猫屎咖啡”就是灵猫科动物,吃下成熟的咖啡果之后,果肉被她们消化,然后果核种子被它们随着排泄物而排出体外,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排泄出的咖啡豆不一定是完整的,可能会破损。
这种很“神奇”的“猫屎”咖啡种类,其生成制作的过程很奇葩,口味颇重
这种“猫屎”排泄物,我有拿手上闻过,并没有很重的臭味,纯吃植物的动物排泄物臭味都比较少,只有杂食性的或肉食性的动物,排泄物才臭味特别重。这些“猫屎”排泄物经过水洗,以及晒漏筛选,变成半成品的猫屎咖啡豆,这些“猫屎豆”经过烘焙和碾粉,再进过细筛过滤,就变为“猫屎咖啡”成品咖啡粉,多数印尼出售的猫屎咖啡都是以咖啡粉方式出售的。
自然环境下,麝香猫自由活动挑选食物的方式,其实出产猫屎咖啡的量很低,因为热带种植园里,有多样的食物选择,麝香猫不一定只吃咖啡豆,它们完全可以去吃昆虫、可可果、肉豆蔻等其他好吃的东西。就算我自己在印尼的种植园里找吃的,我就宁愿吃甜美的可可果,咖啡果的果肉真的一点也不好吃,生咖啡豆更是难吃。
所以商业种植园们,为了提高“猫屎咖啡”的产量,减少麝香猫对于种植园里其他经济植物果实的破坏,麝香猫被强制了食谱,只能以可可果为主要食物。这样它们出产的排泄物,可以提供源源不断,数量保证的“猫屎”,对于这种违反原始动物进食规律的模式,产出的“猫屎咖啡”品质将会大大下降,不过可惜大众咖啡食客不懂。
麝香猫其实是种夜行动物,不过为了游客白天观看,印尼植物园会把麝香猫白天弄醒,带到咖啡园里,给游客表演吃咖啡豆。这种观光,成为了种植园销售“猫屎咖啡”的推销“绝技”,因为“猫屎咖啡”的价格比传统咖啡豆贵很多倍,而且亚洲游客很多都会考虑带这种所谓的真品“猫屎咖啡”回去做伴手礼,所以销路很好,价格再高也有游客会买,而且是扎堆的买。
不过真正的咖啡品尝大师,是对这种所谓的高价“猫屎”咖啡不屑一顾的,量产的“猫屎咖啡”本身没有太高的品质,品质管理更加谈不上。这些“猫屎咖啡”需要进行各种调味之后,才会体现出其所谓“高档”品质。原始的“猫屎”咖啡粉,喝起来口感真的不好,所谓很多网上宣传的:“降低了原有的苦涩味,有种独特的香味,还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甘甜”这些说法我就从来没有感觉到过,起码对于印尼猫屎原产地的猫屎咖啡粉来说,我喝不出这些感觉。
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喝中美洲地区产的咖啡豆,品尝过世界不同地区的咖啡后。我认为“猫屎咖啡”在中国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只有亚洲有钱没咖啡文化的土豪,才会对这种咖啡有兴趣,貌似是一种可以自抬身价的“高级饮品”。所以亚洲地区才形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猫屎咖啡”“高端”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