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村拔罐供不应求,外国运动员为什么趋之若鹜?

金选医课 2023-09-29 21:04:19

杭州亚运伊朗乒乓球选手背上遍布拔罐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除了伊朗队,杭州亚运会期间,亚运村中医推拿门诊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平均每位医生一天要按摩二三十人,其中拔罐项目最受欢迎,每天上午就预约满了,很多外国运动员一进来就直接问有没有拔火罐。

拔罐爆红,可以追溯到7年前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推销”,当时他身上的拔罐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国外运动员开始尝试拔火罐。

拔罐是中医养生的物理疗法之一,可以治疗疾病,也有一定的日常保健作用。拔罐疗法虽深受人们喜爱,也是饱受争议的疗法之一,但为什么外国运动员对其情有独钟呢?

拔罐治病养生的原理

拔罐法是以物理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利用负压原理使罐体吸附于体表的穴位、经筋、皮部,负压和温热作用促使施罐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血管内外物质交换加速,加速体内的毒素、废物排出,增强局部新陈代谢,使组织营养状态得到改善。

另外,负压和温热作用能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产生自体溶血现象,随即释放的类组织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应激性引起机体对病变部位的修复。

中医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对体表的穴位、经筋、皮部的拔罐刺激,可对脏腑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使失衡或病态的机体趋向于平衡或痊愈,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拔罐的争议

不过,医学界,尤其是国外医学界,大多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拔罐对健康有益,因此将拔罐列为“替代疗法”。

所谓替代疗法,就是基于历史和文化传统产生的,而并非经过科学方法验证其有效性的治疗方法,例如芳香疗法、冥想疗法、催眠疗法、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都属于替代疗法。这些疗法通常被应用于疼痛治疗,因为疼痛本身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很难用客观实验研究来衡量,所以替代疗法的“疗效”通常被解释为心理治疗或者安慰剂效应。

而拔罐造成的皮下出血,局部轻微炎症反应,牵拉皮下神经肌肉,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具体究竟是什么科学原理,目前还缺乏严格的临床证据来支持,因此并未获得现代医学的认可。

不过,也有不少外国临床研究验证了拔罐疗法对局部疾病,如臂丛神经痛、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膝关节炎、肌纤维痛、腕管综合征、腰痛等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及心脏保护平衡改善、淋巴细胞反应过度等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所以,拔罐虽然不是能医百病的“神秘的东方力量”,但对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疲劳、酸痛以及运动康复,确实具有适应症,哪怕真的是替代疗法,只要运动员主观上自我感觉良好,也算是有了疗效!更关键的是,拔罐疗法不会对赛后的尿检、药检造成任何影响,因而广受运动员们的喜爱。

拔罐时的注意事项

现在很多家庭都买了拔罐工具,但是很多人对于拔罐的操作只是略知一二,在日常使用中仍存在误区,使得拔罐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自己和家人产生伤害。所以一定要了解拔罐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部位:要根据所用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部位,尽可能选择肌肉丰厚、皮肤表面光滑的部位进行拔罐。

2. 拔罐手法:拔罐时,动作快、准、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进行火罐拔罐时,注意燃烧物不要烧灼瓶口,以免烫伤皮肤。

3. 留罐:将罐吸附于体表并确定安全稳固后,一般将罐留置10~15分钟。留罐时间不宜过久,有些人为了增强拔罐的效果,将留罐时间刻意延长,使局部拔出很多水泡,皮肤红肿异常,这样的做法会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留罐过程中如出现拔罐局部疼痛难忍,可选择放气减压或起罐。火罐留罐时若出现水泡,需要及时消毒处理并且尽量避免局部与水接触。

4. 起罐:起罐时不可硬拉或强行旋转罐具,应一手握住罐体中下部,一手轻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抽气罐则要提起罐体上方的阀门,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不可强行起罐,否则会引起疼痛不适甚至损伤皮肤。

5. 注意保暖:拔罐有着开泄腠理的作用,所以拔罐后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拔罐后半日内尽量不洗澡,特别是冲凉水澡,否则会阻碍体内阳气的运行。

6. 明确诊断:当出现肢体疼痛、感冒等适用拔罐的症状时,建议先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配合使用拔罐进行辅助治疗,不可盲目自我诊断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罐斑颜色与疾病

起罐后,罐下皮肤常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和颜色,称为“罐斑”或“罐印”。有人认为罐斑颜色越深,寒湿越明显,疾病越重;有人认为颜色越深,机体排出的毒素越多,拔罐效果就越好;有人认为,颜色浅或没有,就代表自己身体虚或毒素没有拔出来……

事实上,罐斑是拔罐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发生瘀血的反映,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罐内负压和温度、留罐时间、施罐部位、机体状态、中医体质等。

罐斑能反映施罐部位的微循环状态,可用于协助诊断,虽不能反映整个机体的状态和证型,也不能代表疾病的轻重,但可凭借颜色变化来分析疾病属性或部分脏腑功能状况,通过观察其颜色的动态变化来诊察病邪的进退。

临床发现,随着拔罐治疗次数的增多,较多患者在拔罐部位的症状好转后,罐斑颜色会逐渐变浅,可能与局部微循环改善和气血疏通有关。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