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老李像往常一样在社区公园里散步,突然间,他的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榨性疼痛,让他瞬间呼吸困难,汗水涔涔而下。周围的人群见状慌忙拨打急救电话,而老李心中却暗自懊恼,自己一直以为是胃痛的毛病,没想到这次竟是心绞痛发作。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救治,老李脱离了危险,但也因此深刻意识到,对于心绞痛的认识和急救知识的掌握,是多么至关重要。

心绞痛,这一心脏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胸痛或是胃痛。实际上,它的疼痛特点鲜明: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紧缩性或窒息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到达无名指和小指,或是下颌、颈部等部位。这种疼痛往往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绞痛都如此典型,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闷、气短或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对于任何不寻常的胸部不适,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绞痛,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它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以下是五步急救法,每个人都应熟练掌握:
第一步: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冷静
一旦发现心绞痛症状,首要任务是立即停止一切体力活动,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尽量放松身心,减少心脏负担。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因为情绪的稳定对于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至关重要。
第二步:呼叫急救,寻求专业帮助
迅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自己的位置和症状,等待专业医疗团队的到来。在等待过程中,可向急救人员描述症状细节,以便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三步:含服硝酸甘油(如适用)
对于已知心绞痛病史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的患者,可在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迅速缓解心绞痛。但需注意,若含服后胸痛未缓解,或症状更加严重,应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预兆。
第四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如果心绞痛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出现呼吸骤停,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和脉搏。若确定无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对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仅进行持续的胸外按压也是有效的。
第五步:持续观察,配合治疗
到达医院后,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详细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测等,以明确心绞痛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根据医生建议,可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出院后,继续遵循医嘱,定期复诊,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预防心绞痛再次发作。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它往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或主要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在心脏需氧量增加时(如运动、情绪激动),供需矛盾加剧,从而引发心绞痛。因此,预防心绞痛,实质上就是预防冠心病,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比例。
规律运动: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肥胖增加心脏负担。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过量饮酒也会损害心脏健康。
管理压力: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练习,保持心理健康。
心绞痛,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背后,隐藏着心脏健康的深刻意义。通过提高对心绞痛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能为自己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也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他人生命的守护者。健康,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守护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