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鳄娱海棠
编辑 |鳄娱海棠
前言一则关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公开喊话,希望向中国借用月球样本的消息引发热议。
这一请求让许多中国网友感到意外和不满,纷纷表示“不借”。对此,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作出正面回应,结果出人意料。
图片来自网络
事情的起因是,NASA局长纳尔逊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借用中国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月球样本进行研究。
他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分析中国从月球带回的样本,我相信中国会同意的,因为这符合科学界的惯例。”
这一表态立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大多数网友对NASA的请求持否定态度,认为美国此前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打压和封锁,如今却想借用中国的月球样本,是“厚颜无耻”的行为。
图片来自网络
有网友直言:“当初你们对我们爱理不理,现在想来高攀,我们承受不起。”
面对舆论压力,中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作出回应。她表示,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利用外空、造福人类的理念,愿意与各国开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
由于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条款”仍然有效,禁止NASA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因此在法律层面上,中国目前无法与NASA就月球样本展开合作。
图片来自网络
吴艳华的回应可以说是既委婉又有力,一方面,她重申了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意愿,展现了大国胸怀。
另一方面,她也指出了美国自身设置的法律障碍,将球踢回了美方球场,这一回应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谓高明之举。
为什么美国如此渴望获得中国的月球样本?这要从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说起。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探月工程的里程碑成就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将“玉兔”号月球车送上月球表面。这一壮举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这一突破性成就让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一举超越其他航天强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图片来自网络
此次任务共带回约1731克月球样本,其中包括来自月球表面的岩石和来自月下2米深处的土壤样本。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为人类探索月球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和样本。
特别是嫦娥四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样本,更是全球科学界梦寐以求的研究对象。
图片来自网络
月球背面样本的科学价值月球背面一直是人类探测的盲区,被称为“月球的神秘面纱”。
由于潮汐锁定效应,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地球上的观测设备无法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月球背面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等信息一直是个谜。
图片来自网络
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和采样,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这些样本可能包含了与月球正面不同的矿物质和化学成分,有助于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这里的样本可能揭示月球早期形成时期的重要信息,甚至可能包含来自月球深部的物质,这对于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月球背面样本对于全球科学界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研究对象,美国NASA自然也对此垂涎三尺。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打压历史美国此前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态度却并不友好。早在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美国就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和限制。
最著名的就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沃尔夫条款”,这项法案禁止NASA与中国或任何中国拥有的公司进行双边合作,除非得到国会特别授权。
图片来自网络
这项条款实际上切断了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所有官方合作渠道。
“沃尔夫条款”的出台,使得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无法参加NASA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学生也无法进入NASA实习。
这种全方位的封锁和排斥,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
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这种困境,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努力,一步步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并跑者”,再到某些领域“领跑者”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信源:上观新闻 2024-10-24 NASA局长称“中国会同意”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航天的自主创新之路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自主创新的道路,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创新,中国在多个航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成功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特别是新一代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强国行列。
图片来自网络
在卫星技术方面,中国成功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实现了全球覆盖,打破了美国GPS系统的垄断。
在载人航天方面,中国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空间站建造等重大突破。
图片来自网络
从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到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再到天宫空间站的建成运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完整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在深空探测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月球探测成就外,中国还成功实施了火星探测任务。
图片来自网络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将火星车送上火星表面的国家。
这些成就充分证明,即便没有美国的技术支持,中国依然能够凭借自身实力在航天领域取得巨大进步。
正是这种自主创新精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杨利伟
美国态度的转变与中国的回应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美国的态度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NASA局长纳尔逊公开表示希望借用中国的月球样本,就是这种态度转变的一个明显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似乎忘记了自己设置的法律障碍。“沃尔夫条款”至今仍然有效,这使得NASA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都面临法律风险。
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反映了美国在科技竞争与国际合作之间的矛盾心态。
面对美方的请求,中国的回应可谓得体而有力。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的回应既表达了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诚意,又指出了美国自身设置的法律障碍,巧妙地将球踢回了美方球场。
这种回应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中国的态度清晰地表明:我们始终秉持和平利用外空、造福人类的理念,愿意与各国开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图片来自网络
未来展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尽管目前中美航天合作面临法律障碍,但长远来看,加强国际合作仍是航天领域的大趋势。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全球科学家的智慧和努力。
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在未来的航天探索中,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合作。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也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航天科技水平,未来,中国计划开展更多深空探测任务,包括小行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
这些任务不仅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新的科学数据,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美国而言,如果真心希望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就应该重新审视并废除“沃尔夫条款”等限制性法案。
只有消除这些人为设置的障碍,中美两国才能在航天领域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NASA局长公开喊话借用中国月球样本一事,折射出国际航天格局的变化和中国航天实力的提升。
中国航天局的回应既展现了大国胸怀,又坚持了原则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这一事件再次证明,在航天领域,既有竞争,也需要合作。面对浩瀚宇宙,人类更应该团结协作,共同探索未知的奥秘。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利用外空的理念,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欢迎与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外空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的太空探索之路必将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让我们期待中国航天事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创造更多辉煌成就,为人类认知宇宙、探索未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