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布下3步棋,中方选边站,印度想取代中国,巴基斯坦变心

俊慧文史苑 2023-10-23 02:35:24

以色列公开作战计划,将分3步进攻加沙;

王毅正式表态,中国站在广大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当诉求一边;

印度自信能取代中国;

德媒判断巴基斯坦考虑转向西方

以色列作战计划公开,或重蹈美国覆辙

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后,以色列举国震怒,对加沙发动了一系列狂轰滥炸,并制定了地面进攻计划,大有一口气吞并整个加沙的气势。然而由于外界的反战呼声越来越大,不仅欧盟强烈谴责以色列进攻加沙,就连美国都劝告以色列注意用兵力度,不要造成大量非战斗人员伤亡。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正式公布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为了达到复仇与掌控加沙局势的目标,以色列布下了3步棋。

10月20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以色列的作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规模空袭,随后进行地面作战,目的是破坏基础设施并击败哈马斯;第二阶段则是努力消灭哈马斯的“零星抵抗”;第三阶段则是在加沙建立新的“安全政府”,免除以色列对加沙日常生活的责任,并为以色列创造新的安全状态。

从以色列国防部公布的计划来看,这次作战相当于一次对加沙的“地毯式扫荡”,以色列先通过大规模空袭炸毁所有可疑据点,之后派出地面部队进行清剿。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报告,加沙地区至少30%的居民住宅造成破坏。

为了接下来的地面进攻,以色列甚至准备了装甲推土机等装备,大有将整个加沙夷为平地的架势。只不过以色列这种打法,是建立在哈马斯没有防空武器与可靠的反装甲武装的基础上,以步步为营平推的方式扫荡整个加沙地区。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伤亡,给予哈马斯最大的杀伤;缺点则是效率慢相当耗费弹药,并且会带来严重的平民伤亡。

而第二步的消灭零星抵抗,则需要以色列军队进行一场最不愿意看到的巷战与坑道战,以色列士兵需要在城市的残垣断壁与地道中与哈马斯武装分子短兵相接。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大卫·彼得雷乌斯预测,以色列这场地面战的难度将是“噩梦级别”。

至于第三步建立“新的安全政权”,目前看来也是困难重重。以色列这次对加沙的狂轰滥炸,导致大量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失去亲人,至少30%的家庭失去了住房,加沙地区对以色列的仇恨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一个由以色列扶持起来的“政权”,又怎么可能管理好加沙地区?就像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权那样,在美军离开的很短时间内,就被塔利班掀翻。而以色列扶持起来的“政权”,在影响力与威望方面完全无法与哈马斯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拜登在以色列演讲时,才会劝告以色列民众不要被复仇冲昏了头脑,不要犯下美国在9·11事件后同样的错误。

然而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相同错误的过程,冷战后的美国战无不胜,结果在阿富汗战场碰了一鼻子灰。而以色列军队在中东无往而不利,这一次又自信地认为能够消灭哈马斯重建加沙新政权。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不断成功也会孕育出自满轻敌等负面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中国人明白“自古无百胜之师,更无百胜之将”,孙子兵法《火攻篇》中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指的就是以色列目前这种情况。

无数次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已经证明:以色列靠武力根本无法征服巴勒斯坦人。正因为巴以民众矛盾始终存在,才导致类似哈马斯的武装组织层出不穷,若巴勒斯坦人有完整的领土与国家主权人人都安居乐业的生活,谁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袭击以色列。所以,中国早就指出了巴以冲突的根源:巴勒斯坦的土地不断被侵占,巴勒斯坦人民建国的要求被长期忽视。

王毅亮明立场:中国站在和平一边

而在与马来西亚外长的通话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再次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站在广大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当诉求一边,中方反对一切袭击伤害无辜平民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在巴以问题与俄乌问题上,中国并未盲目的选择其中一方进行支持,也没有以“中立”姿态不作为,中国一直都在为平息冲突而积极展开外交工作,并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如果非要让中国选边站,那么中国就站在和平国际法这一边,并不是谁跟中国关系好,中国就支持谁;或者谁国力更强,中国就支持谁。因此在巴以冲突爆发后,中方谴责一切袭击平民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从坚守人类良知的角度出发,呼吁各方停火止战。

反观美国,在国际问题上依然从地缘政治考虑,冲突一开始就向以色列援助大量弹药,以色列军队在加沙投掷的绝大部分弹药,都是美国生产的。而安理会到现在都无法通过有关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也是美国两次动用否决权导致的。

中国早就知道以暴易暴没有出路,像美国这样偏袒以色列,只会造成加沙地区出现更多的人道主义灾难,针对以色列的武装袭击也会越来越多。在美国拉偏架俄罗斯因俄乌问题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中国肩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努力为平息巴以问题出力。

中国之前已经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关系正常化,这证明无论矛盾有多复杂,只要双方在平等的角度进行对话,以相互尊重的精神交换意见,都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与国际法一边,首先协助巴以恢复和平,然后为寻找巴以永久和平方案而努力。

而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印度这次一改往日爱出风头的行为,变得非常低调,这段时间几乎很少出现与印度有关的新闻。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在外交场合变得极为活跃,成为了协助解决俄乌问题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巴以冲突爆发后,莫迪在外交场合几乎没有露面,直到10月19日才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话,表示愿意为巴勒斯坦民众提供援助。

闷声发大财,印度想取代中国

印度之所以变得如此低调,主要是因为巴以双方都是印度得罪不起的主。2022年,印度执政党发言人就因为亵渎伊斯兰教先知,引发了中东国家的强烈抗议,共有20多个国家谴责印度。而拜登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计划后,更离不开中东国家的支持,在这个节骨眼上,印度不敢激怒中东国家。

而以色列则是印度重要的武器来源国,印度陆海空三军都装备了不少以色列的武器装备。而且印度与以色列都奉行民族主义优越论,并利用这种优越感打压穆斯林,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臭味相投”。

既然两头都不能得罪,印度政府索性就选择置身事外,不干涉巴以问题。当然在中国忙着处理巴以问题的时候,印度也没闲着,而是“闷声发大财”。10月21日,印度商业理事会主席阿卡什迪普·辛格在“俄罗斯制造”出口论坛上表示:印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中国,印度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枢纽,对俄罗斯公司来说,不考虑印度市场是一种犯罪。

从印度人的话语中可以听出,印度不仅想要成为第二个中国,甚至想要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枢纽。

当然,印度人也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印度最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的确值得他们自豪。在经济方面,印度已经超越昔日的宗主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人口方面,印度同样拥有14亿以上的人口,并且在人口年龄上更有优势。再加上西方这几年的扶持,印度似乎正在复制中国崛起的奇迹,大有成为第二个中国的趋势。

然而,印度想成为第二个中国,需要先解决几个自身的顽疾。首先就是体制问题,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地方宗教势力依然根深蒂固,印度政府的影响力无法全面延伸到底层,空有14亿人口,却无法完全发挥出人口优势。

此外,印度人的受教育水平依然较中国有很大差距,这导致印度没有中国那样海量的高素质劳动力。这一点在苹果手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印度虽然开始生产最新型号的苹果手机,但是无论是产量还是品控,依然无法与中国工厂相比。

而且印度多年来一直受到西方的扶持,已经习惯了“拿来主义”,没有经历过西方“卡脖子”,自身又缺乏核心技术。这就导致印度即便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枢纽,命脉依然被西方握在手中,根本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到最后,印度只能沦为一个对西方唯命是从的低端产业制造基地,而不是中国那样的现代化科技强国。

德国报道:巴基斯坦或向西方靠拢

印度因为与西方关系密切,而享受到了不少好处,因此西方媒体认为,与中国关系非常要好的巴基斯坦,也很难抵御这种诱惑。10月20日,德国媒体发文表示:中国的全天候伙伴巴基斯坦似乎重新向西方靠拢了。德国媒体给出的依据是,美国驻巴大使布鲁姆最近访问了瓜达尔港,该港口是中国在巴基斯坦投资的重点地区,能够降低中国对于通过战略要冲如马六甲海峡输送能源的依赖性。

此外,巴基斯坦外债超过1240亿美元,严重依赖于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填补赤字,而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大多被西方所控制,因此巴基斯坦需要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才能获得这些帮助。

虽说德媒拿出了事实依据,但却对中巴关系的理解过于肤浅。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经济利益关系,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无法被轻易撼动。事实上,巴基斯坦多年前就是美国的反恐盟友,但并未影响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巴基斯坦的经济也不是第一次遭遇困境,但是巴基斯坦一直将中巴关系视为外交政策基石。

中巴关系经过数十年的考验,早已证明双方的友谊历久弥坚牢不可破。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时刻受到印度的威胁,而中国又需要巴基斯坦帮助自己开辟新的能源通道,双方的核心利益都系于彼此,可不是西方媒体三言两语就能轻易撼动的。

而且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美国抛弃,也明白美国不可能将巴基斯坦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又怎么可能向西方靠拢。只不过在维护好对华关系的情况下,巴基斯坦还是愿意与西方交好的,最起码不能交恶,这才是小国的处世之道,并不是所有小国都像乌克兰那样鲁莽。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