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什么是“传”,什么是“典”什么是“籍”?

小轩谈过去 2025-04-15 12:12:42

中国古代,有很多经传典籍,比如诗经、左传,典有永乐大典,籍有武功秘籍。我们都听过经典永流传或者古籍修复,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经和典有什么区别;传和籍,又是怎么回事儿?

经,咱们比较熟悉,比如诗经易经,还有佛家的金刚经以及著名的黄帝内经,那么所有的这些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权威!

它权威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这么讲,在古时候能称为经的,就是被国家认证的标准答案,代表的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或者思想行为的准则。

比如黄帝内经,就是古代医学的基础,而学佛的人,金刚经也是必读,能被古人列入经的范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原创性,比如诗经和道德经都有无可争议的原创性,二是系统性,比如易经被称为万经之首,因为他非常系统地解释了整个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第三,传承,只有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认证和传承,才担得起经的称号。

那什么传,传的作用,就是给经做注释,或者说当翻译做解说,比如《左传》,就是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国君被杀,《春秋》的记载、就是“公薨”,而《左传》却能让读者详细了解国君被杀的来龙去脉和相关细节。

所以对经书的解释,就叫传,包括各种历史人物的传记,其实也是对人物生平的解释和考证,比如《史记》当中的某某列传。

那么水浒传之类的小说,虽然是虚构,但也采用了传字来命名,这样就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

那么典籍的典,是什么呢?甲骨文里“典”字,是双手捧着一册竹简的样子,本义就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比如咱们现在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儿,那就上网搜索,而古人是靠查阅字典,比如《说文解字》,就是古代的字典。

典和经合起来就是经典,收录在经典里的故事就叫典故,古人在某些重大的仪式上都要宣读经典,所以就把这种仪式称为典礼或者某某大典。当然,经和典之间还是存在区别,简单来讲,经是创造了新的知识,而典是将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了整理。

典籍的籍,是竹字头,也就是竹简,古代用竹简记录老百姓的档案,比如家在哪里、有多少地,这个档案就叫籍,所以人口档案叫户籍,学生档案叫学籍,所以后来泛指一切装订成册的东西,比如书籍。

那么所有的文献和档案合在一起,就叫典籍,《史记》中记载,说刘邦入主咸阳,萧何抢着搬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秦朝的“图书档案”,因为这些典籍才是真正无价之宝,它们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数据库。

最后来总结一下:经是权威的准则,传是对经的注解,典是知识的整理,籍是数据和档案。

1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