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只!白琵鹭现身梧州市玫瑰湖公园,暗示了什么?网友:很独特

刘崇世 2022-12-19 20:47:08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不少野生动物出现大面积消失或迁徙。由于我国近些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突破,不少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出现大量的野生濒危保护物种,引起广泛的关注。

近期,在梧州市玫瑰湖公园,时常可以看到白鹭的身影。有网友发现,在成群的白鹭当中有两只鸟比较独特,虽然外形与白鹭类似,但身形更大,嘴巴也更大。

经专家确认,这是两只白琵鹭,又名琵琶鹭,因嘴巴形状很像乐器琵琶而得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现身在梧州玫瑰湖公园,暗示了什么?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

白琵鹭与常规的白鹭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白琵鹭属于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将近1米),全身羽毛呈白色,在其眼线、眼周、颏、上喉裸皮呈黄色。

白琵鹭也叫琵琶鹭,因其嘴巴的形状而得名。白琵鹭与黑琵鹭的嘴巴都是长直、扁阔。酷似琵琶。

白琵鹭的栖息环境主要在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河滩、河口三角洲等有水的地方,其主要在这些位置可以实现涉水捕食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比如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

据悉,白琵鹭通常都会大群积极繁殖,筑巢在靠近水的高树上或者芦苇丛中,每窝产蛋在3~4枚,可雌雄轮流孵蛋(缩短孵化周期,比单独雌性孵化缩短近15天)。

白琵鹭在我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每年的春季从南方迁入北方繁殖地,在每年的秋季,从北方迁移至南方越冬。

通常情况下,白琵鹭迁徙种群数量在40~50只的小群。飞行姿态也十分漂亮,排成一列或者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

据统计,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31000到34500只。全球各地分布的数量都不高,目前已经出现部分国家种群消失现象。

目前,白琵鹭物种已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白琵鹭现身梧州,暗示了什么?

网友在广西梧州发现白琵鹭两只,此前并未在该地区发现过白琵鹭活动踪迹,此次出现实属罕见。那么,白琵鹭现身梧州暗示了什么?

第一、迷鸟,根据出现的种群数量分析,此次出现在梧州该区域活动仅两只,目前正值白琵鹭在南方越冬的季节,该物种若出现,很可能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大,并不可能只有两只活动。因此,很可能是迁徙的过程中留下的迷鸟。

第二、生态环境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被大量破坏和污染,大量部分生物种群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选择更换一个新的栖息地。当一个新物种出现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充分说明当前的生态环境适合该物种的栖息。

近些年我国各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的周围建立了大量的湿地公园,通过科普的方式,对本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大量的动植物都聚集在这个地方。

第三、寻找觅食地,白琵鹭目前已经南迁,在南方生活的时候,平常种群并不会一起大规模活动,偶尔也会有部分小种群单独活动,寻找其他觅食地。

总结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现身梧州,不论是什么情况,它们的出现就如同生态保护的活指标,验证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