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刘亦菲的盛世美颜、李现的野生风和大理的怡人风景中一段时间后,我还是对这个剧情忍不住了。
说实话,这部剧确实治愈了我的焦虑,可是随着剧集的增加,我开始后知后觉的开始反感剧情和人设。
特别是男主谢之遥的人设,太完美了,可完美的结果就是让朋友爱,亲人疼。
李现本身的清爽干净赋予谢之遥身上一种亲切感,可是这样的男人是个好人,却不一定是个好丈夫或是好儿子以及好父亲。
很多情况下,为了大我,必定要舍弃小我。
其实,我觉得全剧中最正常的就是谢之遥的爸爸。
一开始,他便反对谢之遥回村创业,即便到现在谢之遥已经小有成绩,可是他还是想要儿子去更大的城市,闯出另一番天地。
剧中,因为谢之遥创业,他爸爸闹了一场又一场。
很多人看到,不过觉得是一场又一场的闹剧,可实际上,不过是父亲对儿子选择的一种不甘心。
谢之遥是他最大的骄傲,父母操劳一生,不过是希望孩子别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累。
编剧让谢之遥在村子里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钢铁人形象,既是老好人,又是大能人。
这本就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
谢之遥的“金手指”其实就是编剧对现实最大的嘲讽。
谢之遥一直自诩是村草,这在所有人眼里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
可除此之外,他也是全村的支柱。
村里的民宿,马场、纺织厂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而且顺风顺水,没有经历任何波折。
这一切不过是编剧为我们虚幻的一个美好梦想。
在创业中,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马爷,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被打倒,再崛起。
可是反观回村创业的谢之遥,所有的创业项目都跟一日三餐那么简单。
这现实吗?
答案是否定的。
该剧的主打旋律是治愈风,可是当事实梦幻的让人找不着方向,便只剩可怜了。
当所有人从虚幻中醒过来的时候,只能悲哀的地发现,自己根本治愈不了自己,只能做梦。
云苗村里所有人都把谢之遥视为最大的依靠,而且依靠的理所当然。
谢晓夏想要离开村里,谢之遥需要管,谢和顺的雕刻店生意不好,谢之遥要管,马爷创业,他也要管,甚至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也要负责。
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云苗村离了谢之遥就转不动了的感觉。
整部剧的个人英雄主义太强烈了。
谢之遥的高大形象,不过是为人们的避世心理找一个出口。
大家追完剧,开始向往去大理,其实不是去寻求自我解救,不过是想要寻找一个像谢之遥这样的人来渡自己。
这才是最虚妄的幻想。
许红豆之所以来大理,是因为闺蜜的去世,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于是选择了最为安静的云苗村。
这里她遇见了热情的谢之遥,泼辣好客的谢晓春,醉心于打坐的马爷,社恐的大麦和温柔的娜娜。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许红豆才慢慢释怀。
但是现实中,远没有电视剧中这么美好。
不会有谢之遥这么完美的朋友,一个一心想要改变村里经济发展状况的人,不可能经常围绕着一个来大理散心女孩身边嘘寒问暖。
每一集,谢之遥的工作仿佛是业余消遣,处理人情世故才是他的主业。
很多时候,我都会把谢之遥的身份与居委会阿姨画等号。
目前《去有风的地方》已经更新到20集,除了满足我的视觉享受之外,没有找到任何吸睛之处。
大麦的故事有点无病呻吟,胡有鱼更像是中二青年,马爷的创业就像一个笑话,而谢之遥完美的遥不可及。
人人都想碰到谢之遥,可事实上世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许红豆曾说:“有英雄梦的人很多,但成为英雄的又有几个?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字面对一些人生选择的时候,要衡量很多现实因素,这些是更为沉重的。”
很多人觉得治愈,这是因为并没有想自己成为英雄,而是想找一个英雄托举自己。
成为英雄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即便远离大都市,也绕不开血雨腥风的生存之战。
人生是需要自愈的,去大理或许让很多人积攒了重新出发的力量,但是有几个能够做到舍弃一切重新开始呢?
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硬性条件去大理走一遭。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有未还完的车贷与房贷,哪有什么闲心去积攒出发的力量,每天只是想着怎样让家人更舒心一些。
看着生病坚守在岗位的售货员,马路上穿梭的外卖小哥,冒雨卖菜卖水果的小贩,我在想这部剧究竟治愈了哪些人呢?
应该不是这些挣扎在生活线上的人,而是那些不为钱发愁的学生,或是自给自足的未婚男女以及那些衣食无忧有一定积蓄的人。
听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张三李四,我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人,起风了我就挡风,下雨了我就打伞,没伞我就淋雨。“
当治愈的手段是塑造一个假大空的海市蜃楼,那么最后反噬的结果只能让人得过且过。
陷入困境时,与其追求外在治愈,不如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
只有成为自己的英雄,才能主宰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