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犹太人,多数人会想到以色列这个中东小国,而不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片土地。但鲜有人知,在黑龙江北岸,苏联曾耗费巨大心血,为犹太人建立了一个名叫“犹太自治州”的地方。
本意是给他们一个家园,吸引全球犹太人安居乐业,可如今,这片曾容纳15万人的土地上,犹太人竟只剩下几千人。
到底是土地贫瘠、政策失败,还是民族命运的转折,让这片“希望的绿洲”走向了今日的萧条?
犹太民族是一个拥有漫长流散史的民族。
两千多年前,他们被迫离开巴勒斯坦,从此开始在外部世界的长途迁徙。在欧洲,他们被视为“异乡人”,常年遭受歧视和迫害。
在沙俄时期,犹太人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19世纪,沙俄在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接收了上百万犹太人,而沙皇政权对他们采取隔离和打压政策,限制他们经商、参政,甚至将他们集中在“定居区”内生活。
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到日俄战争失败,犹太人屡屡被当作“替罪羊”。这样的境遇,让许多犹太人心生不满,甚至参与了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苏联政权废除了沙皇时代的反犹政策,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
理论上,犹太人可以享受与其他民族一样的权利,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犹太民族文化与宗教的独特性,使他们始终被视为一个“需要改造”的群体。在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许多犹太人希望回归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眼看着犹太人对于现状不满意,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到苏联,苏联政府觉得,是时候拿出点更加实际的政策来了。
于是,苏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远东的比罗比詹地区建立“犹太自治州”。
比罗比詹地处黑龙江、比拉河和比詹河流域,这里虽然偏远,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开发。
1928年,苏联正式启动比罗比詹计划,他们制定了许多看起来颇为诱人的政策:免费提供土地、住房,免税,还给予贷款支持。
为了吸引犹太人前往定居,苏联大肆宣传比罗比詹,称其为“犹太人的社会主义乐园”。一些犹太人被宣传打动,从苏联各地甚至海外前往比罗比詹。
1934年,比罗比詹被正式宣布为“犹太自治州”,成为苏联唯一一个以犹太人命名的行政区域。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令人心酸。
虽然比罗比詹拥有不错的自然条件,但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过于偏远。冬季严寒漫长,交通也极为不便,与苏联的核心地带隔着万里之遥。对那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犹太人来说,这里完全是一片“蛮荒之地”。
更糟糕的是,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让犹太人在此地的发展受到限制。犹太人以经商、金融见长,但在这里,他们只能从事农业或普通体力劳动。
尽管苏联政府初期投入了大量资源,比罗比詹的建设仍然步履维艰。
苏联对意第绪语的保护措施一度为犹太自治州增添了文化活力,剧院、图书馆、报纸等文化机构纷纷建立起来。但1937年的大清洗运动为一切按下了暂停键。
在全国范围内的政治恐怖中,许多犹太官员和文化人士被秘密逮捕,甚至遭到处决。这场运动让犹太自治州元气大伤,也让犹太人开始重新审视他们在苏联的地位。
二战的爆发为犹太自治州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苏联将资源集中在军事领域,对边远地区的支持骤减。
战后,以色列的建立为犹太人提供了另一个选择。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成为全球犹太人的精神家园。苏联的犹太人纷纷向这片新生的土地投去目光,比罗比詹再也无法与以色列的吸引力相抗衡。
到了苏联解体时,比罗比詹的犹太人口已所剩无几。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犹太自治州的总人口为14.75万人,但犹太人仅占其中的2%。
尽管名义上仍为“犹太自治州”,但这里已经很难再找到犹太文化的浓厚印记。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在想办法修复宗教文化,以此来留住这些犹太人,但是始终收效甚微。
犹太自治州的发展停滞,也反映了俄罗斯远东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人口流失。
近年来,俄罗斯试图通过发展边境贸易来激活这一地区的经济,而中国黑龙江省成为犹太自治州最重要的合作伙伴。2024年,犹太自治州对中国的出口额依然占总额的90%以上。
犹太自治州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尽管它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尚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年轻人口的流失让这片土地愈加萧条。
回看犹太自治州的历史,它既是犹太民族坎坷命运的缩影,也是苏联民族政策的实验场。这里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与无奈,也留下了关于发展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或许,这片土地未来的出路,将在中俄合作与自身文化复兴的探索中找到答案。
犹太人信的是犹太教,苏联人信东正教,信仰的冲突,双方都视对方为异教徒,被打压是正常的,犹太教还排外独立,在中国过去也受打压,他们在任何国家都会受排斥包括美国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