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季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春天拥有万物复苏的鲜活,百花齐放的灿烂,柔情似水的娇媚。这别样的诗情画意,令无数诗人为它沉醉,争相将它写入作品当中,欲将其难以述说的美丽记录下来,让古今共赏。
记得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便是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已经开始渐渐温暖起来,但早晚依旧寒冷,让人十分好眠。飞去南方过冬的鸟儿也陆陆续续回到家乡繁衍生息。缠绵的春雨,总是说来就来,不给人防备的机会,也不怜惜那开得正娇艳的花朵,惹得一地残红。
简短的诗句便描绘了一幅鲜活的春日景象,如同正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生活场景,令人深有同感。
贺知章的《咏柳》大家一定都记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用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早春时期柳树的柔美与风情,更是别具一格地将春风比作剪刀,突出了柳叶的细长与柳枝的柔软姿态,给春风增添了一丝俏皮与活力。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凄清婉转的笛声与无孔不入仍带寒意的春风相互合作,将思乡之情散入洛城,以此表达诗人对故土与故人的强烈思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杜甫的《春夜喜雨》更是将春雨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知情识趣,体现了“好雨”润物无声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向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每一个诗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它可以是平淡而灵动的生活,可以是柔美的风景,可以是离人的愁绪,可以是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春天不仅仅只是一个季节。若你眼中有景,那么春天便是景,若你眼中有情,那么春天便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