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早上在水果摊上售价2.53元的香蕉,当天晚上就在拍卖会上被卖出了超过3700万元的天价,加上手续费总成交价超过4500万元!

就在比特币搭乘“特朗普旋风”直冲10万美元之际,币圈人士又给舆论场贡献了新的谈资。
一根香蕉卖出4500万!币圈魔幻现实主义:连空气都能卖上亿“人生就像一根香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是甜是涩。”

如果这句话是至理名言,那么最近一位美国行为艺术家的操作,则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巅峰。
一根早上在水果摊上售价2.53元的香蕉,当天晚上就在拍卖会上被卖出了超过3700万元的天价,加上手续费总成交价超过4500万元!

(来源:苏富比拍卖行)
据财联社、潇湘晨报等报道,纽约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一根用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最终以52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算上手续费的总成交价达到624万美元(约合4517万元人民币)。
这根香蕉的作者,正是那位以“剪短自己头发”“用砖块砸玻璃”等行为艺术闻名的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

早在2011年,卡特兰就曾以一件名为《喜剧演员》的雕塑作品震惊艺术圈,该作品是一匹用18K金打造的马,栩栩如生,却以屎的姿势趴在地上。
而在今年5月,卡特兰的另一件作品《L.O.V.E.》(一个用粉色树脂制成的中指)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05亿港元高价,成为最贵的在世艺术家作品之一。
事实上,这根拍出天价的香蕉并非什么绝世孤品,卡特兰在创作时只是从一家水果店随意买了几根香蕉,并选择了其中一根较为挺直、颜色较为鲜亮的作为展品。
为了防止香蕉腐烂,卡特兰还特地准备了数根“复制品”,以备随时替换。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愿意支付4500万元,他甚至可以买到卡特兰亲笔签名的、一整串的“天价香蕉”。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对此评论称:“这已经不是艺术的问题了,这简直是洗钱。”
然而,这样魔幻的一幕,在币圈早已屡见不鲜。
一、空气也能卖上亿,币圈魔幻实录
如果说卡特兰的“天价香蕉”是艺术界的魔幻现实主义,那么币圈的种种乱象,则堪称“魔幻现实主义plus”。

在币圈,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空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017年,一款名为“Filecoin”的币种横空出世,号称由谷歌背书、谷歌前首席工程师操盘,还发布了一篇长达47页的“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可谓高大上,不仅提到了谷歌云、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应用等前沿概念,还“贴心”地为投资者规划好了财富自由之路。

一时间,Filecoin名声大噪,无数投资者为之疯狂。
然而,就在Filecoin即将上线交易所、开启“财富自由之路”的前夜,谷歌官方却发布声明称:“我们与Filecoin没有任何关系,这份白皮书也不是我们写的。”
经过媒体深挖,人们才发现,这个所谓的“谷歌前首席工程师”,只是一名在谷歌工作了短短几个月的“临时工”,而且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离职。

真相曝光后,Filecoin价格暴跌,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然而,这场骗局却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Filecoin事件后不久,又一款名为“IPC”的币种横空出世,号称“Filecoin原班人马打造,谷歌继续背书”。
这一次,骗子们不仅“复制粘贴”了Filecoin的白皮书,还进行了“升级迭代”,把谷歌云换成了亚马逊云。

就这样,骗子们凭借着一堆“复制粘贴”的空气,再次骗得盆满钵满。
在币圈,除了“空气币”,还有一类更可怕的“传销币”。
这些“传销币”通常以“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等高大上的概念为幌子,实则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庞氏骗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PlusToken。
PlusToken打着“智能搬砖套利”的旗号,宣称能够通过算法在各大交易所之间自动买卖数字货币,实现稳定盈利。
为了吸引投资者,PlusToken还设置了“拉人头”的奖励机制,拉来的人头越多,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
凭借着这套“传销+庞氏”的玩法,PlusToken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数十万投资者,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然而,这场骗局终究无法持续。
2019年6月,PlusToken突然爆雷,平台无法提现,投资者血本无归。
事后经调查,PlusToken的“智能搬砖套利”只是一个幌子,其真实目的,是通过“传销+庞氏”的模式,不断吸纳新资金,以维持老投资者的提现需求。

当新资金不足以维持提现时,平台便会爆雷跑路。
PlusToken爆雷后,其创始人之一陈某潜逃至瓦努阿图,但最终仍被我国警方成功抓捕归案。
二、币圈“大佬”,原形毕露
除了“空气币”和“传销币”,币圈还盛产各种“大佬”。
这些“大佬”们,有的自诩为“币圈首富”,有的则以“区块链专家”自居,整日游走于各种论坛、峰会之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然而,剥开这些“大佬”们华丽的外衣,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过是些靠包装、靠吹牛起家的骗子。
2019年,一位名叫李笑来的“币圈大佬”突然火遍全网。
他自称是“中国比特币首富”,靠着早期投资比特币,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比特币,李笑来还创办了区块链培训机构“新东方区块链研究中心”,并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BOX”。
凭借着“币圈首富”的光环,李笑来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其“BOX”币也水涨船高,价格一度飙升至数十元。
然而,随着区块链行业的不断降温,李笑来的真面目也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他所谓的“中国比特币首富”完全是自吹自擂,其“BOX”币也只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空气币。
更让人震惊的是,李笑来还涉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操纵市场、割韭菜。
他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内部消息”“独家解读”,诱导投资者跟风买入或卖出,自己则从中获利。

随着李笑来的真面目被揭穿,其“BOX”币也迅速崩盘,价格一落千丈。
李笑来的故事,只是币圈“大佬”们的冰山一角。
在币圈,像李笑来这样的“大佬”还有很多,他们有的靠包装自己、吹嘘自己,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有的则通过操纵市场、割韭菜等手段,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

这些“大佬”们,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过是些靠欺骗和操纵起家的骗子。
三、币圈,为何盛产魔幻现实?
币圈之所以盛产魔幻现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本身的投机属性和监管缺失。
在币圈,很多人都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进来的。他们渴望通过投资数字货币,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数字货币市场的波动极大,价格暴涨暴跌时有发生。很多人不仅没有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反而因为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等原因,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便开始寻求“捷径”,希望通过“内幕消息”“独家解读”等手段,获取超额收益。

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而入,打着“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旗号,进行各种诈骗和非法集资活动。
除了投机属性,监管缺失也是币圈盛产魔幻现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跨境性等特点,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打击。

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漏洞,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他们通过发行空气币、传销币等手段,骗取投资者的资金和信任;通过操纵市场、割韭菜等手段,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
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数字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币圈的魔幻现实,既让人惊叹不已,又让人深感忧虑。
惊叹的是,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背后的技术和应用前景确实令人充满期待;忧虑的是,币圈的种种乱象和违法犯罪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数字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形象。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既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也需要投资者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同时,数字货币行业本身也需要加强自律和规范发展,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数字货币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回到文章开头的“天价香蕉”,虽然它的价格令人咋舌,但它的存在,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艺术市场的某些乱象和投机心理。

就像那根被拍出天价的香蕉一样,很多人也希望在数字货币市场上找到一根能够让自己“一夜暴富”的“香蕉”。
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残酷和复杂。
在数字货币市场上,没有谁能够轻易地找到那根“香蕉”,也没有谁能够轻易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那些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最终往往会陷入亏损的泥潭,而那些靠欺骗和操纵起家的骗子,也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