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400本书后,我才逐渐走出了读书的误区

笔墨之林 2024-11-10 05:06:00

你好,我是笔墨之林的阿飞。

从2016年3月份下载了微信读书APP以来,我已经在上面完成了4000多个小时、400本书的阅读。

如算上其他时间读的纸质书,这两项指标还要高不少,但因为无法精准数据,所以这里的数据仅以微信读书为准。

很多人可能都会惊讶:读了这么多书,你一定应该懂很多东西吧?

又或者质疑: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

坦白说,我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没有懂多少东西,也没觉得特别重要(因为生活除了读书,还有许多其他东西)。

但我过去这些年来的成长变化,确实都和不断读书有着强相关的联系。

一直都有一个问题阅读效率低且很多书读过都会忘掉的问题困扰着我。

直到今年夏天,离职后,我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越中国16省,完成了长达9000多公里的独自摩旅之后,我才豁然明白了很多问题,有关于生活的,有关于工作的,有关于人生的,也有关于读书的。

今天,就来聊聊我在读书这件事情上的觉醒:

原来过去我一直都深陷在读书的误区里徘徊不前!

01误区一:急功近利,贪图数量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证明自己,以寻求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甚至不期而遇的陌生人。

生怕别人看轻了自己,生怕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没有思想、没有内涵、没有能力且不值一提的无名之辈。

于是,自己开始到处参加比赛,组织活动,大量读书和写作。

尽管也确实有很大的成长,但这些年来,总感觉一身疲惫。尤其是在进入职场之后,这种疲惫感比在学校的时候要强烈很多。

后来,我遇到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己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也不需要寻求任何人的认可,所有要做的事情,必是为了自己,唯一要取悦的人,也必是自己。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同样如此。

我不再刻意追求读书的数量,读书多少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而是为了真真正正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所以,从下半年开始,我便放弃了过往“一年要读多少本书”的阅读目标。

甚至在摩旅期间的两个月里,我还彻底放弃了阅读,我希望自己可以明白,生活不只有阅读书籍,还可以阅读周围的人、事、物。

阅读,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事情,而非仅狭义地局限到书本上。

02误区二:拿起就读,不求甚解

一直以来,我的阅读习惯都是拿起一本书来就看,从第一页一直翻看到最后一页。偶尔也会写一些读后感,但也都是泛泛而谈。

过上一段时间,便不大记得书里的内容了;再过上个两三年,如果不是所读的不是一本很有名的书,甚至连名字都忘掉了,也记不清自己究竟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

两年前,我遇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之后转变了思维,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输出能力。尽可能地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去写写读书笔记。效果好了很多,但依旧不够。

了解了费曼学习法之后,我便又加上了一项讲书,通过录制短视频或音频的方式,把自己所读的内容、写的笔记给讲出来。

如此一来,我对于书的理解增强了很多,每逢别人让我推荐本什么书时,我都能立刻想到近期读过的哪几本书比较适合TA,并且能够侃侃而谈地跟对方讲每一本书大概都讲了什么内容,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读。

从泛读一本书到精读一本书,我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

有些道理虽然大家都知道,但真正的难点却在于“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所谓的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更难。

03误区三:只读一遍,就说读过

我经常遇到一些书友,看到我推荐的一些书单之后,总会说:你推荐的这些书我都读过啦。

言外之意,已经没有新鲜感了,不感兴趣了。

我想,这也是读书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先抛开你读一遍还记得多少、能不能讲出个一二三来的问题,你又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过的每一本书呢?还是说,你自认为自己理解了?

所有的经典之作,都值得反复阅读,反复揣摩。

以《红楼梦》为例,读几十遍上百遍的人不乏少数。我自己也读了五遍,但依然不敢以戏谑的口吻说“读过了”。毕竟“读过”和“读懂”之间,隔了不知多少的高山和长河。

所以,但凡经典书籍,每一本都值得重读、常读。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新的体验,都会有新的发现,也都能推翻自己之前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04误区四:不成系统,杂乱无章

我在微信读书上看了一下个人阅读报告的分析总结,以文学和商业为主,却又包含了社会文化、人物传记、影视原著、武侠小说、历史、个人成长、心理学等诸多类别的书。

很显然,庞杂无序,不成系统。

今年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读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尤其对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印象深刻,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今后读书,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到什么读什么,看到什么读什么。

还是要做规划,比如自己想要在哪一个领域内有所建树,便要集中主要精力去攻读该领域里的经典好书。

把每一本书都读完、读懂、读透,并且比较分析多本书之间的内容、观点、问题等,梳理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甚至形成分析报告。这条道路当然任重道远,但我认为,正是因为难,才会有更大的收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掌握对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方法,才能让读书成为一件高收益、高性价比的事情,否则,只能是在低效中无限循环、浪费时间了。

以上所感,与诸君共勉。 

个人简介:

林飞,文学博主,微信读书400+本,4000+小时。

曾担任上市公司商学院高级课程经理,知名图书出版公司主编。

文章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文艺类一等奖、评论类三等奖。

个人随笔集《北京,我终于离开了你》。

2024年6-8月,独自驾驶摩托车骑行9000余公里,穿越中国16省。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