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5日,金灿灿的阳光把整个北京城晒得暖烘烘的,中南海内也迎来喜事,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将在这里举行他跟刘思齐的结婚仪式。
宾客们如期而至,大家都带着小礼物,不贵重但意义重大。身为大家长的毛主席,自然要给孩子们送上新婚礼物。毛主席一向崇尚节俭,即使给孩子送礼物,也不会送贵重的。

毛主席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件青色的海军呢夹大衣,这件大衣的袖子很短,他手臂比较长,这件衣服对他来说是不合适的,秉着不浪费原则,毛主席把这件大衣送给了毛岸英,作为他的新婚礼物。
宴席上,毛主席看着儿子毛岸英跟儿媳刘思齐端着葡萄酒穿梭在自己的战友之间,他心中突然感慨万千,这个时候,毛主席脑海里也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
婚后,毛岸英跟刘思齐的生活幸福美满,毛主席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那天,毛岸英向父亲提出一个要求,他想回湖南看望乡亲父老们,毛岸英的话完全说到了毛主席的心坎上。
毛主席自从参加革命后,就因工作很少回家乡,但他始终心系着家乡的每一个人,但是毛主席也清楚,江山初定,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为了全国人民的稳定生活,他必须将全部身心放在国事上,南下省亲目前是无法实现了。
既然儿子提出来了,那就让毛岸英代替自己回湖南看看吧,毛主席也知道,岸英想妈妈杨开慧了。

得到批准后,毛岸英立刻向单位请假,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踏上家乡故土,但是在这期间,却出了个小意外。
因工作需要未得及时批准。毛岸英身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明确知道工作是最重要的,但是他也心系着远在老家的亲属们,于是,毛岸英给外婆和舅舅写了一封信。
“我现在一面虽是眼望江南,归心似箭,一面却要等待两三个月才能来看你们,我想你们是了解我的,并会等我的。”
这一等,就是7个多月的时间。
其实在1950年3月时,毛主席就告诉毛岸英可以回家了,但后来因毛岸英的工作调动,就又耽搁了些时间。
1950年5月,毛岸英终于可以回家了。
毛岸英这次回家有几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到长沙板仓拜祭母亲;一个是看望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外婆。

19日,毛岸英牵着马,与陪同他一起回湘的堂兄弟毛远翔等人走在家乡的泥泞小道上。看着毛岸英一行人匆匆而过,路人感到很是奇怪,明明有马,为何偏要走路,用现在的话说,他这就是“没苦硬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毛岸英回湘前,毛主席特意叮嘱他,回家时不能搞特殊,要尊重家乡长辈们。
老家的乡亲们早早就在杨公庙列队欢迎,但他却是从后门进了母校,也不坐为他准备的桌椅,直接走到戏台前沿站着向乡亲们问好。
看着如此和气的毛岸英,乡民们都在夸赞:“这孩子不愧是毛委员跟霞姑娘的好儿子啊!”
从毛岸英跟乡亲们的合影上,也可以看出乡亲们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
为了不影响毛岸英接下来的行程,毛岸翔对老乡们说道:“岸英还要赶往韶山冲,他这次回来的时间不长,早两天到长沙,先向省委领导汇报,又去看望保姆陈玉英,到外婆那里报了个到,就奔韶山来了。过几天他还要赶去长沙给外婆拜寿,为母亲扫墓呢!”

毛岸英这次回湖南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他不想让乡亲们失望,想着用最短的时间把村里的乡亲们都见一见。
给妈妈扫墓,给外婆拜寿固然重要,但是毛岸英也知道,老家的乡亲们很想念他的父亲,父亲因国事忙碌不能回来,只能让他代替自己看望乡亲。
毛岸英在这里第一次品尝了家乡的芝麻豆子茶。品茶之余,毛岸英向各位老人询问湖南和平解放的地方工作情况。老人们详细说着,毛岸英认真记着。
闲聊的时候,乡亲跟长辈们还跟毛岸英讲起毛主席年少在家的往事。这些故事让毛岸英听得如痴如醉,这些事情父亲是不会跟他说的。
这次回湖南,毛岸英还见到了他的九叔毛泽连。
“岸英?你一个人来,弟弟没有来?”
“岸青也想跟着我来的,但是他单位不准假,只好我一个人来了。”

这次见面,毛岸英发现九叔比上次苍老许多。他上一次见到九叔是在北京,那次九叔被查出患有严重眼疾,是他陪着九叔去医院检查治疗的,九叔看病期间,他也一直陪伴在九叔身边照顾。
上次九叔在北京停留的时间不长,这次见面后,毛岸英首先关心的就是九叔的眼睛恢复的如何?
“还好还好,恢复的还算不错,可以看清东西了。”
叔侄二人一边说着,一边都在山间小道上。由于前段时间下了很久的雨,山间小道也变成了泥巴路。毛岸英穿着一双旧皮鞋,没走多远,便觉得不得劲,为了方便走路,他干脆脱下了鞋袜,打着赤脚走。
就在毛岸英弯下腰整理裤腿的时候,九叔毛泽连把毛岸英换下的鞋子提了起来。九叔得举动把毛岸英吓了一跳,他怎么可以让九叔给自己提鞋呢?于是伸手去拿九叔手里的皮鞋。
九叔呢?九叔拎着毛岸英的鞋子不肯放,眼里含满泪水。九叔这一举动是他疼爱毛主席后辈的表现,毛主席苦了一辈子,他不想看着他的后辈继续受苦。

毛岸英又怎会不懂九叔的心思,他劝解道:“九叔,我自己的鞋子我自己拿,身为毛主席的孩子,就要遵守毛家的规矩,我连鞋子都提不起?要叔叔提,像什么话!”
毛泽连不久前见过毛主席,他知道毛主席有自己的原则和规矩。上次他去北京,临走时毛主席的夫人给他装了10斤片糖,说是让他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和招待乡亲。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情后很生气,语重心长对身边人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不要因为他们是我亲戚就大手大脚,不注意节俭,这是不行的。我的亲属来了,就这样随便地拿东西,别的同志的家属来了怎么办?”
当天晚上,毛主席还特意叮嘱毛泽连:“九弟,回去以后,不要麻烦政府,你的困难我知道,我今后如能帮你接济一点是一点。你是我的亲戚,凡事要带个好头……”
对亲戚是这样,对儿子也是这样,毛主席不允许他的亲人因自己身份搞特殊。
所以毛泽连听了毛岸英的话,把鞋子还给了他。

告别九叔后,毛岸英继续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完成了父亲嘱托。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次回湘竟然成了毛岸英的最后一次。半年后,他长眠在朝鲜国土上那金达莱盛开的鲜花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