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在甘肃陇南的一个小村庄,一位60岁的流浪阿姨,竟然用捡来的垃圾,亲手盖了一座“城堡”!这可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这位阿姨名叫张素英。她的“城堡”,曾矗立在成县的荒野之上,高达7米,造型奇特,像极了宫崎骏动画里的场景。可就在几年前,这座承载着梦想的建筑,连同它的主人,一起消失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素英的故事,看看这位不寻常的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
一、她从垃圾堆里“捡”出一个家
2013年,张素英的身影出现在这个小村庄。她背着一个大大的蛇皮袋,里面装着她全部的家当。村民们对这个外来者充满了好奇,但张素英很少与人交流,只是默默地在村边废弃的砖瓦窑里安顿下来。
与其他流浪者不同,张素英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她爱干净,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显得格外精神。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张素英的照片时,我很难把她和“流浪者”这个词联系起来。她身上那种淡定从容,更像是一位隐居的艺术家。
张素英的“家”,紧挨着一个垃圾场。每天清晨,当村里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寻宝”。她从垃圾堆里捡来各种废弃的砖块、瓦片、预制板……然后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运回自己的“家”。
起初,村民们并不理解张素英的行为。直到有一天,砖瓦窑旁立起了一堵墙,墙上还留出了窗户的位置,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在盖房子!
二、“怪房子”背后的倔强灵魂
张素英的房子,越盖越高,造型也越来越“奇葩”。歪歪扭扭的墙体,形状各异的窗户,中央还耸立着一个“塔楼”,远远望去,既荒诞又浪漫。
有人说,这房子像极了“疯人院”;也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哈尔移动城堡”。
2017年,一位名叫孟小为的画家偶然发现了这座“怪房子”。他被深深地震撼了,决定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
在孟小为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张素英和她的“城堡”的细节:
二楼挂着十几件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阳光透过墙缝,洒在这些衣服上,形成了一幅超现实的画面;
张素英会细心地擦拭捡来的旧沙发,说要留给其他流浪的人……
通过与张素英的交流,孟小为了解到,她来自鄂渝交界处,有一个女儿。在女儿5岁时,她离开了家。丈夫去世后,她回去过一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流浪。
“我不爱他。我无法在不喜欢的地方久留。”张素英平静地说。
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内心的倔强与不屈。她不愿向命运低头,不愿被世俗束缚,她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
三、一场大火,烧不尽的追寻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2018年,张素英的“城堡”被认定为违章建筑,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张素英从救助站逃出来,走了两天两夜才回到村里。当她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一片废墟时,她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那天,她把那些精心收藏的衣服堆在一起,点燃了一把火。火光映照着她孤寂的身影,也烧毁了她五年的心血。
有人说,这是对“梦想”的无情践踏;也有人说,这是对“底层”的残酷碾压。
五天后,张素英背起她的蛇皮袋,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临走前,她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分给了村民。
“我要往高处去。”这是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张素英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人为她惋惜,有人为她感动,也有人为她不平。
我认为,张素英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流浪女人的“建筑梦”,更是一个关于自由、关于尊严、关于自我追寻的故事。
她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即使身处逆境,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活得有尊严,也可以拥有梦想。
如今,七年过去了,张素英依然杳无音信。但她的故事,却像一颗种子,种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也许,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她还在继续着她的“流浪”,还在用她的双手,创造着属于她自己的“城堡”。
而我们,也应该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