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想象一下,孩子原本还活蹦乱跳,突然小脸通红、身体抽搐,双眼上翻,那模样别提多吓人了,这很可能就是高热惊厥在作祟。它就像一个潜伏在孩子身边的 “健康刺客”,冷不丁地出现,让家长们措手不及。
高热惊厥,医学上叫热性惊厥,说白了,就是孩子体温飙升得太快太猛的时候,身体突然不听使唤地惊厥发作了。这惊厥一般都在孩子刚发热的头 24 小时内就 “冒出来”。发作时,孩子的肛温常常≥38.5 摄氏度,要是测腋温,也得≥38 摄氏度。不过有些孩子可 “调皮” 了,是惊厥都发作完了,家人才惊觉孩子体温已经高得吓人。

热性惊厥在咱孩子当中的患病率可不低,在 3% - 5% 左右呢。而且在 18 月龄的婴幼儿群体里最为常见,大多数孩子第一次发病的年龄都在 6 月龄到 5 岁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免疫系统就像个刚组建的小部队,还不够强大,很容易被各种病菌 “攻破防线”,一感染就发烧,高热惊厥的风险也就跟着上来了。
哪些孩子容易被 “盯上”?家长们快自查热性惊厥到底是怎么引发的,到现在医学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答案。但目前大家普遍认为,这和儿童脑发育不成熟、发热,以及遗传易感性这几个因素关系密切。
先讲讲发热的原因,孩子发热的 “幕后黑手” 有好多,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还有个别非感染性疾病等等。这里面,病毒感染又是最主要的 “元凶”。就拿幼儿园来说,一到换季,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发烧,没几天,可能整个班级都被 “传染风暴” 席卷,孩子们纷纷发热,要是处理不好,高热惊厥就可能找上门。
热性惊厥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年龄依赖性,一个是家族遗传倾向。随着孩子大脑慢慢发育完善,发生热性惊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但要是孩子第一次高热惊厥发作的年龄比较大,那家长们可就得警惕了,这时候说不定还有其他更严重的疾病隐藏在背后。而且,热性惊厥可不是什么天生的缺陷,要是父母小时候有过热性惊厥的经历,那自家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还有几种情况的孩子,特别容易反复出现热性惊厥。比如说,起病年龄小,小于 18 月龄的;发作前发热时间短,不到 1 小时的;发作时体温其实不算特别高,没到 38 摄氏度的;再有就是父母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家里有这类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可不能掉以轻心。
说到预防,这肯定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了。可惜啊,目前热性惊厥还没办法做到完全预防。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一发烧,赶紧喂退烧药,是不是就能避免惊厥发作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退热药物虽然能让孩子体温降下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但它对预防热性惊厥发作一点用都没有,也没办法降低复发的风险。
不过,这可不代表孩子发烧了就不用管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孩子发热的时候,还是得积极给孩子退热处理。毕竟发烧对孩子身体消耗很大,及时降温能让孩子舒服点。但一定要注意,退热药物都有副作用,家长们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给孩子用药,可别因为着急就给孩子过量用药,这不但帮不了孩子,还可能给孩子身体带来其他伤害。
要是真碰上孩子高热惊厥发作,家长们千万别慌。首先,要赶紧把孩子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比如地板上,周围的尖锐、坚硬物品都得清理干净,防止孩子抽搐的时候受伤。然后,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这样能避免孩子口腔里的分泌物反流到气管,造成窒息。接着,要迅速解开孩子的衣领、袖口这些地方,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在做这些的同时,得马上拨打 120 急救电话。在等救护车来的这段时间,家长可以用手机把孩子惊厥发作的时间和表现记录下来,这对医生判断病情可重要了。记住,千万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不管是勺子、筷子,还是手指,都不行。这么做不但不能防止孩子咬伤舌头,还可能会损伤孩子的口腔、牙齿,甚至导致窒息,后果不堪设想。
高热惊厥这个事儿,真的和每个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一位家长都得牢牢把它放在心上。咱们了解了什么是高热惊厥,哪些孩子容易得,怎么应对,心里就有了底气。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完全预防,但只要咱们平时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孩子发烧的时候能正确处理,就能最大程度减少高热惊厥带来的伤害。
在这里,也希望各位家长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高热惊厥。要是大家有关于孩子发热、惊厥的经历,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毕竟,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就是咱们做家长最大的幸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