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节目里,最近有这么一个故事,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小王,一个成年后孤身打拼的小伙子,却因为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与自己的父亲形同陌路,而这起纠葛,居然是因几颗瓜子引发……我知道你可能觉得荒唐:吃个瓜子还能闹成这样?但事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更令人唏嘘。
事情从头说起吧。小王小时候其实也有过幸福的时光,那时候,他还没满三岁,爸爸妈妈感情虽谈不上多恩爱,但一家三口好歹凑合着过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爸妈最终因为矛盾不可调和而离婚了。这下,小王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哎,说句实话,在那个年代,这种安排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意味着什么,你懂的——艰苦、清贫,还有些许寄人篱下的不安。但好在爷爷奶奶是真疼他,把能给的全掏出来,就差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逗孙儿开心了。所以呢,小王虽然条件不好,可也不是完全没盼头。他一直咬牙努力念书,总想着哪天能“出村”,重回父亲怀抱。
转折点发生在小王11岁生日那年。当时,他接到消息,说要搬去城里跟久未谋面的老爸一起住!你想啊,这孩子能不兴奋吗?他简直高兴得晚上睡觉都做梦,以为终于熬出头了。然而等真正到了“新家”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避风港?分明就是暴风雨中心嘛!继母冷眼相待,对他的到来毫无热情;学校里的同学呢,也似乎闻到了某种异样气息,各种欺负排挤根本停不下来。一时间,连空气都是冰凉刺骨的。他就像被丢进了一锅冰水,还不得挣扎,全程冻透心肝。
再后来,就是传说中的“瓜子事件”。一天,小王放学回家,看见桌上摆着一盘瓜子,不假思索地抓了一把吃了两颗。结果继母大发雷霆,说那是她特意留给自己看的零食,并将此事如数告状于其父。而这一诉求非但没有迎来解释或沟通,却直接换来了狠狠的一顿竹条毒打。从此以后,“打一顿”成了家庭常态,每次理由五花八门,有时候甚至莫名其妙,比如考试成绩低一点啦、饭盛少了一勺啦……总之,只要稍微惹点事,他立马变成人肉沙包。有一次,因为作文课无意间提及家中的暴力行为,被老师注意到反映情况,本以为会有人帮忙主持公道,结果却遭遇更惨烈报复,让这个刚燃起希望的小男孩再次陷入绝望深渊。
于是,到14岁的时候,小王彻底放弃努力取悦这个所谓的新家。他悄悄收拾行李离开,从此走上一条流浪人生路。我跟你讲哦,你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电影化?可现实往往比戏剧残酷百倍:一个半大的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更别提安全保障,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生存。不管怎么难受,人还是顽强活下来了,不仅如此,还靠着跑腿打工养活自己,一步步熬出了模样。但是,你问这种环境对心理有没有影响?答案显而易见啊——信任崩塌,自我保护意识爆棚,再也无法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平侵害,这是他这些年来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那么多年过去,当年的严厉老爹如今白发苍苍病痛缠身,为赡养问题寻上门来也算迟来的算账吧。但讽刺的是,他们之间早已失去了所有可以称之为“亲情”的东西,即便是在电视机前声泪俱下地请求原谅,无论是曾经施虐者本人还是旁观者(比如愧疚万分、主动认错补偿损失的继母),统统扑空。“为什么?”这是节目现场每个人脸上的大写疑问。当然啦,我们站局外看热闹总觉得替别人宽容简单,但设身处地想一下,要真经历那些揪心又撕裂灵魂的大大小小创伤,是不是瞬间沉默?
法律规定确实要求成年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可这里面还有个重要前提:基本的人伦伦理不能缺席。如果当初连最基本抚育责任都没尽到,又如何指望晚辈孝顺伺奉终老呢?这不仅仅关乎法理层面的争议,更是一场关于尊严与自救的人性博弈。在节目录制现场,有专家援引相关案例分析指出:“长期存在家庭暴力以及严重忽视儿童权益情况下,被害方拒绝承担赡养任务,很可能得到司法支持。”这句话多少让人松口气,同时又隐隐作痛——本该温暖守护彼此关系,却偏偏因恶性循环撕扯得支离破碎,到最后竟沦落至借助外界仲裁才能解决矛盾,是不是很悲哀?
当然,我并非鼓励大家凡事追溯旧账斤斤计较,但面对诸如此类极端例证,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小时候受到什么样教育和待遇,将决定未来是否愿意善待周围世界。同样,如果家庭纽带全然建立于恐吓、冷漠乃至厌弃基础之上,那么即使血缘如何浓厚,也是脆弱得经不起推敲啊……
所以总结一句话吧,与其临渴掘井亡羊补牢,不如从现在开始善待彼此,用真诚与耐心维护人与人之间那些细腻柔软却异常珍贵联系,否则,“形同陌路”的剧情只怕会不断重复上映,而结尾注定无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