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3年入伍当兵,家里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提干后我们结了婚

小刀说史 2024-01-21 10:28:44

我叫李学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出生在革命圣地陕西延安一个偏远农村,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我兄弟姐妹六人,我在家排行老六,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最受宠的一个孩子。

在我心里,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能耐的人,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跟着我三叔学过三年艺,我三叔是木匠,家里用的家具都是我父亲亲手做的,在农闲的时候,父亲会做一些农具,补贴家用,有时候,我父亲会到老乡家里,帮忙做一些家具,老乡会给一些粮食给我父亲,因为我家里孩子多,粮食对我们来说十分珍贵。

我小时间家里日子过得很拮据,有好几次都揭不开锅了,父亲只能四处借粮,父亲是个老实人,也是个热心肠,在队里人缘不错,每次多少都能借到粮食,不会空着手回来,其实,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余粮,能勉强吃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我们兄妹长大后,能帮父母干活了,家里的日子才稍微好了一点,家里六个孩子中,只有我和四姐五哥读完了初中,五哥和四姐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帮父母种地了,其实,我兄妹六人中,二哥和四姐学习成绩最好,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母希望我多读点书,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因为当时也没有恢复高考,我和哥哥姐姐一样只能回家帮父母务农。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大哥和二哥已经成家,我当时非常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高中几个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其中有两个同学,还获得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父亲带我去公社找刘主任,看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份工作,结果事情没办成,还欠了一份人情。

就在我感到无助时,民兵营长赵叔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赵叔告诉我父亲,冬季征兵马上要开始了,赵叔觉得我有文化,在部队一定能干出名堂,建议我去部队当兵,赵叔给我报了名,通过体检和政审后,1973年12月下旬,我来到了部队当兵。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我分到了一排三班,三班王班长和我是老乡,他也是陕西人,王班长为人和善,对我很是照顾,下了连队,我没有丝毫松懈,而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我知道,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我入伍一年后,父母来信告诉我,家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姑娘,来信中还有一张照片,姑娘名叫赵巧娥,是我们邻村老乡赵彦平家的大闺女,赵巧娥比我小一岁,在村里小学当临时代课老师,父母的意思是,让我和赵巧娥先书信联系,彼此了解一下,等探亲回家的时候,安排见面。

从父母来信中,我看出,父母对赵巧娥很是满意,我也只好答应下来,我抽空给赵巧娥写了一封信,简单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说了我的打算,其实,我当时还没有考虑过结婚的事情,让我没想到的是,赵巧娥在给我的回信中,告诉我,她愿意等我,还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家里有她,让我不要担心。

看到赵巧娥来信,我心里十分感动,能遇到赵巧娥这样贤惠善解人意的女孩,是我的福分,我应该好好珍惜,不管再忙,我每个月都会给赵巧娥写一封信,入伍第二年,因为我有一定文化基础,加上军事素质过硬,我被提拔当了副班长,一年后我当了班长,我还被作为储蓄干部重点培养。

1977年,在我入伍四年后提了干,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和赵巧娥,提干后,我攒了半年的工资回家探亲,这次回家探亲,除了看望父母,还有就是把我和赵巧娥的婚事定下来,我花了两个月的工资,给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给父母一人买了一双鞋子和一身衣服,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给父母买礼物。

哥哥姐姐知道我回来,大家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饭菜,看到满满一桌子我喜欢吃的菜,我难掩激动的心情,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吃饭的情景,那时候,饭桌上只有一道菜,父母舍不得吃,都留给了我和哥哥姐姐吃。

回家第二天,父母让我带着礼物去一趟赵巧娥家,我在部队当兵这几年,赵巧娥帮了我家不少忙,我父亲生病期间,赵巧娥每天都来家里看望,农忙的时候,也会到我家帮忙干活,父母告诉我,虽然我提了干,但是不能辜负了赵巧娥。

我和赵巧娥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第一次见面,我却倍感亲切,赵巧娥妹妹已经结婚,赵巧娥为了等我,一直没有出嫁,上门给赵巧娥说亲的人,都被她拒绝了,甚至有的家境比我好,探亲回家第三天,我和赵巧娥就把婚事定了下来,在和赵巧娥举行完订婚仪式后,我返回了部队。

回到部队,因为平时训练忙,直到1979年,我和赵巧娥才举行了婚礼,结婚之前,我在老家盖了新房,简单布置了一下,我们就结婚了,如今我和赵巧娥已经携手走过了四十三年,依旧恩爱如初,儿子事业有成,在城里安了家,我和妻子退休后,现在和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我心里很知足。

12 阅读: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