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融媒体电视节目生产管理机制的提升方向

影视产业观察说 2024-09-02 22:10:36

本文节选自作者的论文《论融媒体电视节目生产管理机制的提升策略》,载于《影视文化》,2024年第1期,注释略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推行工作室和产品经理制改革已经成为潮流,但改革后的成效却有天壤之别,主要原因在于融媒体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通过工作室和产品经理制对电视台内容生产的组织方式进行重构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其他配套机制,才能让工作室和产品经理制得以有效运转,推动内容创新。具体而言,配套机制主要体现在中台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三个方面。

首先,电视台需要运用“中台化”思维调整自身的组织架构。“中台”是由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所提出的概念,指“将企业的核心能力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平台,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由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构建起数据闭环运转的运营体系,供企业更高效地进行业务探索和创新,实现以数字化资产的形态构建企业核心差异化竞争力。”中台的核心在于共享,通过数据、技术、客户、人才等资源在组织内部的沉淀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能够灵活快速应对变化,快速实现前端提的需求,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内容产品的打造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工种协作的过程,电视台所组建的工作室其构成人员往往是制片人、导演、编剧等创作人员,而各类技术工种和后勤保障人员则通常是共用的,而创作人员和各技术工种、后勤保障人员等各部门之间配合的默契与顺畅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意能否真正落地。例如湖南卫视之所以能制作出诸多优质的综艺节目,背后除了作为创作核心的工作室和节目团队,还有隶属于节目制作中心的综合部、调度部、制片部、演艺部、服化部、导摄部、演播部、内容服务部等部门共计100多人的支撑保障系统;此外,总编室的数据分析、编排策略与营销推广,创新研发中心的创新资源和创意方法也为工作室的内容创作与成长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这一体系被湖南卫视总结为党委会暨总监工作会(总监会)管理下的总编室、节目制作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的“一枢纽三部门”组织架构,以中台化的方式为前台运作的工作室提供支撑。

湖南卫视节目生产中台中心生产管理平台

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内容生产链条变得更长,涉及部门更多,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台也需要建设更完善的中台化管理体系以应对挑战。湖南广电也明确地提出了搭建数字中台管理系统的发展方针,致力于“推动企业资产财务、人力资源、产权管理、招标采购、版权管理、廉政风险、审计分析等集团管控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逐步实现内控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机融合”。在中台建设方面,从广电系统中诞生的芒果TV近年来进行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如下表所示,芒果TV的中台体系包括内容、技术、风控、运营四大维度,这些中台系统被称作芒果TV发展的“底座”:

芒果TV中台架构体系

对于电视台而言,内容中台的建设可能已相对成熟,而其他类型的中台建设则还未被提上日程或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因为业务范围不同,电视台的中台建设可能与互联网平台会有一些差异,但后者一些先进的理念却是值得借鉴的。首先是用户思维,在内容创作和产品打造中要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其次是技术驱动,要重视探索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为内容创新带来的可能性;再者是数据化,通过整合内容生产数据和多终端用户反馈等大数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实现更有效更精准的定向传播。最后是服务意识,中台不能理解为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它主要发挥的是协调和服务的功能。

总的来说,在推行工作室改革这一前台组织架构的调整之外,电视台通过借鉴互联网平台的“中台化”架构,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内外关系进行重组对接,将有利于各个工作室在融媒体环境下创造出更大价值。

其次,人才培养是各大电视台在推动融媒体发展中所面临的另一关键问题。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专门阐述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并强调“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主流媒体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正如胡正荣所指出的,“可以将体制机制改革与全媒体人才培养比喻成媒体深度融合的任督二脉,这两处不通,则其他难顺。”所谓全媒体人才,是指“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智慧传媒生态的发展趋势,具备全媒体生产、传播、运营、管理等相关能力,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近年来,在新媒体平台崛起、传播技术和应用手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电视台的人才建设面临极大挑战。一方面,从电视时代留存下来的老一辈人才队伍,大多面临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老化的问题,离全媒体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受限于体制的局限,电视台难以为人才提供充足的晋升通道和薪酬回报,一些拔尖人才在社会公司和平台丰厚的回报诱惑下,纷纷离职。因此,电视台普遍存在高端人才流失,专业人才短缺、人才队伍建设中青黄不接、转型乏力的问题,人才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电视台融媒体转型的核心问题。

如何建立起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的人才结构?湖南广电近年来的人才体系建设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具有较强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其为案例,总结了其人才体系建设中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首先在人才引进上,要针对电视台人才的短板,注重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时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台)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张华立曾指出,湖南广电的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要巩固内容创意类人才的团队优势,一方面又要补足人才短板,快速补充软件工程、产品研发、内容运营、数据运维等新媒体新技术人才,为全面参与新媒体的头部竞争做好人才准备。因此在湖南广电的校园招聘中,非传媒专业人才引进已占到了70%以上,同时注重面向互联网行业吸纳技术、算法、产品等方面的人才,以弥补传统广电人才结构上的不足。

其次在人才晋升机制上,湖南广电打破了传统电视台“官本位”的怪圈,从2019年开始采取“H”型人才双通道管理。在互联网公司中,一般会将人才发展分为P序列(Professional,技术岗)和M序列(Management,管理岗),湖南广电借鉴了这一体系,将员工的晋升方式分为科层通道(类似M序列)和专业通道(类似P序列),同时两条通道可以自由切换。这种做法让专业人才能够享受对应管理级别的待遇,从而激励人才成长。

再者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例如在湖南卫视征集节目创意方案的“飙计划”中,专门设立了“30未满”“领鲜计划”,给年轻人的创意提供脱颖而出的通道,成为湖南卫视重要的青年人才发掘通道。在一些重要岗位上鼓励给年轻人机会,如倡导工作室提拔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总导演。此外,湖南广电还推出了“金芒果成长计划”等,通过“一带一”师徒制的形式帮助新人迅速成长。

最后在人才激励机制上,推行市场价值与荣誉情怀相结合的双重激励。一方面建立市场化导向的薪酬体系,实行全员绩效管理,绩效在整体薪酬中占60%以上,根据经营情况动态发放。另一方面注重人性化的、情感上的鼓励,例如为打造突破性、现象级“爆款”节目的团队和人才,在台内大堂进行颁奖,授予“嘉奖令”的做法,成为了湖南广电人公认的台内最高荣誉。

《歌手2024》获大堂嘉奖

正是这一系列举措,帮助湖南广电近几年快速地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与更迭。对于处在转型关键期的电视台来说,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多管齐下才能建立起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的人才结构。

第三,在建立中台赋能的组织形态和全媒时代的人才结构基础上,为了推动融媒体内容的生产,电视台也需要完善和提升对外合作机制。这是因为首先融媒体节目需要用户跨屏互动参与,涉及到多种媒体平台、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其次融媒体节目也需要寻求产业链的延伸,例如通过IP授权与各种衍生商品的开发商合作。而技术开发、新媒体平台建设、衍生产业链等领域,往往并非电视台所擅长,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例如在国外电视台开发融媒体节目的过程中,便通常会选择将观众互动的相关产品委托给外部技术服务商,而非自行开发,因为这些专门的服务商有更强技术能力,也因为服务各类互动产品而拥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弥补电视台的短板。例如以色列的Screenz公司通过与谷歌云合作,建立了专门的平台,能够解决数百万用户同时参与节目互动的数据传输与处理问题,因此被多个国家的大型直播电视节目融屏互动所采用。Screenz平台为所有平台和节目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内容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易于操作,能够与各种手机APP或网页匹配,用于管理和定制不同的在线互动内容,统计观众互动数据,分析观众习惯、喜好、地域、性别等。平台能利用这些数据针对不同用户定制不同的服务与推广策略。对于中国电视台,尤其是技术能力较弱的二、三线电视台来说,也可以通过跟第三方技术平台的合作来加强跨屏互动类产品的开发和管理、维护。

观察国内发展状况最好的电视台,往往在对外合作方面也最为开放。例如湖南广电在技术领域近年来与中国移动、华为等公司相继达成了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影像视觉、光场技术、AR/VR、5G全息等重大核心技术展开合作,探索应用场景,转化研究成果,为内容创作提供更多技术抓手。而在开放合作的运营生态建设方面,湖南广电围绕创意研发资源、生产制作资源、IP运营资源、平台经营资源等,开始开发面向生态伙伴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产品,致力于使社会机构、内容创作者、技术公司可以便捷和快速地参与芒果生态的建设。据时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卫视总监丁诚介绍,SaaS产品设计目标有两个:“一是以共创内容IP为目标,输出湖南卫视的制作能量、制作文化和平台优势,扎根主阵地,为主阵地输送美好的主流价值;二是以反哺长视频创新为目标,通过与新媒体平台和相关资源的合作,参与各种形态的新媒体视频内容制作,吸取融合新媒体制作文化,推动大屏内容的创新升级。”以2021年1月湖南广电推出的小芒电商App为例,这是基于湖南广电长视频内容优势推出的面向年轻人的垂直内容电商平台,主要围绕湖南卫视、芒果TV的优质综艺、剧集内容IP,委托或联合外部商家打造联名款,例如联动《花儿与少年·露营季》,打造了自有品牌线“谧野”,销售节目同款产品。截止2022年上半年,小芒电商已拓展超500家国潮国货商家,形成了汉服、美妆、潮玩、数码、萌宠、轻露营等多条商品线。

小芒电商

中国的融媒体节目生产,迫切地需要围绕优质IP进行跨业态的融合开发,让内容的经济回报不再局限在流量曝光环节,而通过高价值内容服务型产品来延长产业链条和放大产业价值。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开放的生态思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便是通过网络将各种产业紧密地链接起来,彼此碰撞、相生相融,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这正是电视业需要借鉴的重点。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台一方面要“引进来”,通过建立起与市场对接的机制,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和资源,联合打造成功的内容产品。一方面也要“走出去”,跳脱平台的局限,解放自身的生产力。

从长远来看,如下图所示,中国的电视台需要蜕变成以优质内容为核心,通过各种终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平台。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扁平化工作室是这一融媒体产品生产体系的核心生产单元,内容、风控、技术、运营等中台管理系统提供各个辅助层面的支撑与保障。人才培养体制需要从人才引进、培养、晋升、激励等多个维度保证适应融媒体内容生产需求的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对外合作机制则需要通过外部资本方、技术和内容供应商等各类合作方的引入补足平台自身的短板,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通过引入互联网领域的工作室制和产品经理制,同时完善中台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三大配套机制,最终建立起以用户为核心的融媒体内容生产管理机制,是中国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用户为核心的融媒体内容生产管理机制

0 阅读:0

影视产业观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